《景园记》本事考源

《景园记》本事考源

ID:12387989

大小:3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6

《景园记》本事考源_第1页
《景园记》本事考源_第2页
《景园记》本事考源_第3页
《景园记》本事考源_第4页
《景园记》本事考源_第5页
资源描述:

《《景园记》本事考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明传奇《景园记》本事考源摘要:《景园记》是明末王元寿的传奇作品,讲述的是张幼谦与罗惜惜的爱情故事。元明清三代记载该故事的小说和戏曲文本有很多,但“张罗故事”最早的出处却不得而知。本文即对“张罗故事”进行归根溯源,指出“张罗故事”最早出自元代郭霄凤的志怪小说集《江湖纪闻》。关键词:《景园记》;本事;《江湖纪闻》《景园记》,又名《石榴花》和《巧联缘》,作者王元寿,讲述的是张幼谦与罗惜惜才子佳人间的爱情故事,《远山堂曲品》著录,题《石榴花》。其故事情节大致如下:浙东人张幼谦与前街罗仁卿之女罗惜惜同年同月同日生,算命先生李半仙道八字相同者合为夫妇。两人

2、自小同窗学习,男才女貌,互生情愫,遂指花为盟,私定终身。后罗惜惜父亲也允了二人亲事。不料富豪子辛无文从中作梗,罗惜惜与张幼谦两人历经千辛万苦,最后得赵葵之力终得团圆。此故事结构巧妙、情节跌宕起伏、曲折离奇、引人入胜,真乃“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祁彪佳在《远山堂曲品》《景园记》条评:“伯彭喜为儿女子传情,必有一段极精警处,令观场者破涕为欢,若此记罗惜惜寻花下之盟,竟致误约是也……”①但《景园记》故事并非王元寿的原创,而是戏曲作者在前代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编而成。清·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说:“凡学不考其源流,莫能通古今之变;不别其得

3、失,无以获从入之途。”研究戏曲亦是如此。因此对《景园记》故事进行本事考源是非常有必要的。关于《景园记》的本事,《中国剧目词典》、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齐森华《中国曲学大辞典》及李修生《古本戏曲剧目提要》《景园记》条均言本事见《情史》。董康《曲海总目提要》卷十八《石榴花》条亦言“本据情史。而加以点缀”。《情史》是冯梦龙根据前人作品辑录加工而成,是一部资料汇编性质的书籍,且编纂在《景园记》之后。事实上,在《景园记》之前,仅明一代便有《绿窗纪事》、《艳异编》、《百家公案》、《轮回醒世》等小说集有关于“张罗故事”的记载。而最早记载“张罗故事”的应

4、是元代的志怪小说集《江湖纪闻》。《江湖纪闻》,元代郭霄凤编,全称《新刊分类江湖纪闻》,是元代非常重要的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有前后两集。其前集便有“张罗故事”的记载,列入“人伦门·卷之二·姻缘”部。目录题为“惜惜因缘”,正文则题为“张幼谦罗惜惜因缘”,应是抄书人的疏忽所致。此书约成于元至元、大德间,作者当为由宋入元人,故书中所记皆为宋元江湖奇闻奇事。张幼谦、罗惜惜为南宋末年时人,遂《江湖纪闻》为最早记载二人故事的小说文本当无疑。《江湖纪闻》中《张幼谦罗惜惜因缘》原文如下:浙东张忠父与罗仁卿邻居,张宦族而贫,罗崛兴而富。宋端平间,两家同日生产,张生

5、子名幼谦,罗生女名惜惜。稍长,罗女寄学于张。人常戏曰:“同日生者,盍为夫妇。”张子罗女,私以为然,密立券约,誓必偕老,两家父母罔知也。年十数岁,尝私合于斋东石榴树下,自后无间。明年,罗女不复来学。张子虽屡至罗门,闺院深邃,终不见女。至冬,张子书词,名《一剪梅》云:“同年同日又同窗,不似鸾凰,谁似鸾凰?石榴树下事匆忙,惊散鸳鸯,拆散鸳鸯。一年不到读书堂,教不思量,怎不思量?朝朝暮暮只烧香,有分成双,愿早成双。”伺其婢,连日不至,又成诗云:“昔人一别恨悠悠,犹把梅花寄陇头。咫尺花开君不见,有人独自对花愁。”一日,婢至,与之云:“斋前梅花已开,可托折

6、梅花递回信来。”去无报音。明年,随父忠父馆寓越州太守斋,两年方归。罗女遣婢馈钱,箧中有金钱十枚、想思子一粒。张大喜语婢,欲得一会期,且复书一诗云:“一朝不见似三秋,真个三秋愁不愁?金钱难买尊前笑,一粒相思死不休。”尝掷金钱为戏,母见诘之,云得之罗女。母觉其意,遣里妪问婚。罗父母以其贫不许。曰:“若会及第做官则可。”明年,张又父随同越州太守,候差于京。又两年方归,而罗女受里富室辛氏聘矣。张大恨,作词名《长相思》云:“天有神,地有神。海誓山盟字字真,如今墨尚新。遇一春,又一春。不解金钱变作银,如何忘却人?”遣里妪密送与女。女言:“受聘乃父母意。但得

7、君来会面,宁与君俱死,永不愿与他人俱生也。”罗屋后墙内有山茶数株,可以攀缘及墙。约张候于墙外,中夜令婢登墙,用竹梯置墙外以渡。凡伺候三夕而失期。赋诗云:“山茶花树隔东风,何啻云山万万重。销金帐暖贪春梦,久在月明风露中。”复遣里妪递去。女言三夕不寐,无间可乘,约以今夕灯烛后为期。至期,果有竹梯在墙外,遂登墙缘树而下。女延入室,登阁,极其缱绻。遂计后期,以楼西明三灯为约。如至墙外止一灯,不可候也。自后无夕不至,或一二夕,或三四夕,明三灯,则墙外亦有竹梯矣。月余,又随父馆寓湖北帅厅。先数夕相与泣别,女遗金帛甚厚,曰:“幸未即嫁,则君此归,尚有会期。否

8、则君其索我于井中,结来世姻矣。”其年,张赴湖北,留寓试毕,归里。则女亦拟是冬出适,闻张归,即遣婢订约今夕,且书《卜算子》词一阕云:“幸得那人归,怎便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