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乃中国国粹

茶文化乃中国国粹

ID:12391542

大小:23.4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6

茶文化乃中国国粹_第1页
茶文化乃中国国粹_第2页
茶文化乃中国国粹_第3页
茶文化乃中国国粹_第4页
资源描述:

《茶文化乃中国国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茶文化乃中国国粹,博大精深,茶之道细致繁杂,幽静淡雅。而对茶的理解和感悟,则见仁见智,品茶、说茶,也因人而异。今日斗胆妄言茶事,错漏无稽所在多多,自不免贻笑大方,祈请谅涵为幸。  且从类别说起:  我国茶类普遍按制作方法的不同来分类。一般分为: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及再加工茶,共七大类。同时依茶叶制作过程和茶叶发酵程度的不同又分为:不发酵茶(绿茶、黄茶)、轻微发酵茶(白茶)、半发酵茶(青茶,俗称乌龙茶)、全发酵茶(红茶)、二次发酵茶(黑茶,代表即普洱茶。)而花茶、果茶、速溶茶等均属再加工茶。换言之,同一株茶所采的茶青依不同的制作工艺则分别可制成绿茶、黄茶、白茶、青茶、

2、红茶、黑茶。1.采取较细嫩(越细嫩品质越佳)的茶青,经杀青、揉捻、干燥(或烘或炒),所制而成即绿茶。2.在制作绿茶的过程中增加一道闷黄的工序,所制而成即为黄茶。3.茶青经萎凋(轻微发醇)所制而成即为白茶。4.摘取开叶或半开叶茶青(不可嫩芽或嫩尖)经加重萎凋做青程度至半发酵所制而成即为青茶(乌龙茶)。5.茶青经萎凋、发酵所制而成即红茶,为全发酵茶。6.黑茶原料一般较粗老,茶青经全发酵干燥后再潮水渥堆、蒸压装篓、堆放陈化,经此而成即普洱茶(黑茶)。  安溪乌龙茶:  乌龙茶主要产地有福建、广东、台湾等,闽南为乌龙茶的发源地,安溪则为闽南乌龙茶的主要产区。安溪乌龙茶主要品种有:铁观音、

3、黄旦、本山、毛蟹、奇兰、梅占、佛手、桃仁、香椽等。铁观音4为乌龙茶中的珍品,黄旦具奇香似桂花得名黄金桂,本山因香类似观音而有小观音之誉,均为乌龙茶系中不可多得的佳品。因此在茶叶出口品名中多把铁观音、黄金桂、本山单列,而其它种类则统称为色种(种茶。注:也有把本山归为种茶类的)。  一.铁观音  铁观音别称红心观音或红样观音(其它如:红英观音、白心尾观音、白样观音及薄叶观音则均非纯种铁观音)。优质铁观音条索卷曲、壮实、沉重,形似观音(或称蜻蜓头状),重如铁、青蒂绿腹红镶边,其名由此得来。铁观音所含香气成分种类最为丰富(中、低沸点香气成分比重均远大于其它茶树种所制成的乌龙茶),且富含多

4、种有机酸、氨基酸及糖类化合物,茶汤醇厚甘鲜,入口微甜带酸、回甘具蜜味,其香如兰而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其韵圣妙无二,是为观音韵。  二.黄金桂  黄旦茶树嫩梢制成的乌龙茶,茶汤金黄具奇香似桂花,故名黄金桂。其成品茶条索紧细,色泽润亮金黄,茶汤颜色亦金黄明亮,入口滋味醇厚,回甘明显,香气高扬,带桂花香型。  三.本山  本山成品茶条壮实沉重,梗鲜亮、细瘦,如"竹子节"。尾部稍尖,色泽鲜润黄绿似香蕉,茶汤橙黄,刚入口清纯,后感略浓厚,香似铁观音而较清淡,故有小观音之称。  四.安溪色种4  毛蟹、奇兰、梅占等安溪茶树种所制成的乌龙茶(单一品种或制成后拼配)统称为色种(也称种茶

5、)。其中毛蟹的产量较大,最为常见。  如何区分铁观音与其它茶树种所制的乌龙茶:  1.观茶形。  铁观音成茶条索卷曲、较粗壮、紧实,颜色呈鲜亮的绿色或墨绿色。黄金桂、本山成茶条索均紧而细瘦,黄金桂呈亮黄色,本山则绿中显微黄。  2.闻茶香。  上品铁观音:其香如兰,扬、幽而绵长,清雅脱尘、隽永怡人,无以名之,唯誉圣妙。上品本山:其香清雅、持久,但细品之下,有青草气,稍滞、略浊,似带烟火气。上品黄金桂;具奇香如桂花,高扬持久,浓烈,有过犹不足之嫌。尝闻:女人如茶。果然有才:观音如仙女在天;本山似小家碧玉;黄金桂则艳冶逼人。  3.品茶汤。  铁观音,茶汤滑顺,回甘快而持久,观音韵明

6、显。黄金桂,茶汤味厚,回甘明显,微苦有涩感。本山,茶汤似观音,较清淡而无音韵。  4.观叶底。  铁观音,叶底肥厚明亮,似绸面光泽,叶形椭圆,叶缘齿疏而钝,叶基部稍钝,叶尖端稍凹、向左稍歪,叶缘鲜红如红线镶边。(红芽歪尾桃--为纯种特征之一)。黄金桂,叶底柔软明亮,中央黄绿,边缘朱红,叶形椭圆,侧脉明而密,锯齿深较锐。本山,叶底黄绿,呈长圆形,叶张尖薄,主脉明显。4  5.色种的香、味、形不一而足,概言之,其香较杂(或如线香、如焦糖、如茉莉等),其汤较浊,细品之下,似有绿茶的炒青味--此为其明显特征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