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初探

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初探

ID:1240167

大小:3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09

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初探_第1页
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初探_第2页
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初探_第3页
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初探_第4页
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初探农村经济,山区,模式,初探,发展一、山区农村基本情况:人多地少,特别是可利用耕地较少,难于利用的林地较多;交通闭塞,村社公路路况较差;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村民素质偏低,外出打工人数多。以火炉镇梦冲塘村为例,全村2380口人,人均田土面积共八分,实际可利用土地不足八分,但人均林地面积接近20亩;全村只有一条主干道通往外地,社道路质量差,重型车辆难以到达;全村七个农业社,还有两个农业社的人饮存在问题;全村百分之九十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二、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分析1、人地矛盾较突出,粮食亩产较低,土地使用方式还处于初级阶段。以火炉镇梦冲塘村

2、为例,村民人均田土面积共八分,田地面积五分左右,土三分左右,粮食亩产在四百公斤左右,实际人均粮食产量只有两百公斤,除满足自己外几乎无剩余;土地的利用主要用于栽种传统粮食作物。2、市场作用薄弱,农产品外销少,主要满足当地需求。以火炉镇梦冲塘村为例全村粮食及农副产品的主要在本地消化,附加值低。3、外出务工人数过多,劳动力缺乏。以火炉镇梦冲塘村为例,全村百分之九十的劳动力外出务工,村里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老年劳动力。三、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有利因素分析1、生态资源好;水资源、林地资源丰富。以火炉镇梦冲塘村为例,自然环境优越,不存在工业污染问题;山涧泉水资源丰富,有深塘梦冲塘;林地面积5000多亩

3、,处于未开发状态。2、外出务工人员多造成村里无主土地较多,便于统一管理。以火炉镇梦冲塘村荆竹沟农业社为例,全社有数百亩土地目前处于被人承包状态。四、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方向1、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以火炉镇梦冲塘村为例,梦冲塘村水资源优越,有17度到23度的常年无污染流域,特别适合发展冷水系淡水鱼养殖。冷水鱼属于对环境要求高,附加值高的特种养殖,通过市场调研,利润在百分之两百到百分之三百。山区生态资源的优势,决定了因地制宜,深入调研,发展特种高附加值产品成为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首选。2、利用未开发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提高土地利用率。以火炉镇梦冲塘村为例,梦冲塘村5000多亩林地

4、处于未利用状态。2010年3月我到成都进行林下土鸡养殖考察,成都市龙泉驿区万金生态鸡养殖基地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林下种养殖业有附加值高,有效利用现有资源优势等方面的特点。以林下土鸡养殖为例,标准化养殖模式下的林下土鸡具有肉质好,口感好,无污染的特点,目前的市场价在15元/斤左右,较普通肉鸡高二到三倍,市场反映很好,供不应求。山地特色果树种植业的科学发展,也能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以火炉镇筏子村申建忠的脆桃产业为例,申建忠在10年前开荒数十亩发展脆桃产业,目前已走入良性轨道,据笔者了解,申建忠以实现年收入10万元以上。3、集约闲置土地,引进良种,发展市场需求大的经济农产品。以火炉镇梦冲塘村为

5、例,计划在2011年集约扶贫大道两旁土地,从湖北引种,发展莲藕种植。以目前莲藕一元五角每斤的收购价,良种五千斤以上的亩产,可以实现每亩五千元以上的纯收入,较种植传统的粮食作物提高五倍以上。4、引进来,引进外来资本与先进技术。以梦冲塘村冷水鱼养殖产业的发展为例子:2009年笔者和支部书记一起到湖北长江水产研究所考察,借鉴了湖北冷水鱼养殖业的先进经验,实现了鱼池修建的科学化;2010年笔者又到成都涌泉珍惜鱼养殖基地考察,引进了优良鲟鱼苗,与冷水鱼养殖技术;通过四方协调,引进外来资本40万元,实现了产业的顺利进行。5、走出去,有效对接市场,建立农产品销售新渠道。以火炉镇梦冲塘村为例,目前该村

6、的冷水鱼产品已打入重庆市区与成都市场,实现了销售渠道的多元化。山区农村不应该由于交通情况相对较差就把产品的销售局限于本地,打开新的销售渠道能大大的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2011年,梦冲塘村村支两委准备到其他省市跑市场,解决我村特色农产品的销路问题。6、打造山区特色品牌,加强营销力度,走无公害农产品发展道路。山区普通农产品要想实现高附加值必须打造特色品牌,实现无公害认证,加强营销力度,将山区生态农产品的销售市场瞄准城市市场,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以普通农产品西红柿为例,火炉镇本地的售价只能达到一元每斤,如进行包装与营销,可实现提高售价三到四倍。7、农产品的销售上争取实现

7、定单销售,减少中间成本。坚持走出去,坚持有市场才发展的思路,增强农民抗风险的能力。五、发展山区经济一定要注重调动农民积极性1、农民必须增加参与的力度,树立经济发展主体是农民的思路。经济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劳动等尽量让农民参与,调动农民积极性。2、对于土地的使用可以采用付款租用,农民用土地入股分红的方法。土地的使用统一管理,农民用土地入股分红可以极大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五、总结针对山区农村一方面人多地少、交通闭塞、劳动力缺乏,另一方面生态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