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德图在随动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中的应用

伯德图在随动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中的应用

ID:12416475

大小:22.3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7

伯德图在随动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中的应用_第1页
伯德图在随动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中的应用_第2页
伯德图在随动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中的应用_第3页
伯德图在随动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中的应用_第4页
伯德图在随动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伯德图在随动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伯德图在随动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中的应用邢台学院物理系《自动控制理论》课程设计报告书2013年04月07日邢台学院物理系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自动化班级:2013年04月07日摘要随动系统是指系统的输出以一定的精度和速度跟踪输入的自动控制系统,并且输入量是随机的,不可预知的,主要解决有一定精度的位置跟随问题,如数控机床的刀具给进和工作台的定位控制,工业机器人的工作动作,导弹制导、火炮瞄准等。在现代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C)、柔性制造系统(FMS)等领域,位置随动系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一般来说,随动控制系统要求有好的跟随性能。位置随动系统是非常典型的随动系统,是个位置闭环反馈系

2、统,系统中具有位置给定,位置检测和位置反馈环节,这种系统的各种参数都是连续变化的模拟量,其位置检测可用电位器,自整角机,旋转变压器,感应同步器等。位置随动系统中的给只给定量是经常变动的,是一个随即量,并要求输出量准确跟随给定量的变化,输出响应具有快速性,灵活性和准确性。关键词:随动系统相角裕度幅值裕度超调量调节时间目录1位置随动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1.1位置随动系统结构组成......................................1.2位置随动系统工作原理.......................

3、...............2系统的分析与设计..........................................2.1位置随动系统方块图........................................2.2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2.3系统参数选择..............................................3用伯德图分析系统性能......................................4总结体会..............

4、....................................参考文献.....................................................1位置随动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1.1位置随动系统的结构组成位置随动系统的原理图如图1-1。该系统的作用是使负载J(工作机械)的角位移随给定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即要求被控量复现控制量。系统的控制任务是使工作机械随指令机构同步转动即实现:Q(c)=Q(r)图1-1位置随动系统原理图Z1—电动机,Z2—减速器,J—工作机械系统系统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系统中手柄是给定元件,手柄角位移Qr是给定值(参考输入量

5、),工作机械是被控对象,工作机械的角位移Qc是被控量(系统输出量),电桥电路是测量和比较元件,它测量出系统输入量和系统输出量的跟踪偏差(Qr–Qc)并转换为电压信号Us,该信号经可控硅装置放大后驱动电动机,而电动机和减速器组成执行机构。1.2系统的工作原理控制系统的任务是控制工作机械的角位移Qc跟踪输入手柄的角位移Qr。如图1-1,当工作机械的转角Qc与手柄的转角Qr一致时,两个环形电位器组成的桥式电路处于平衡状态。其输出电压Us=0,电动机不动,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当手柄转角Qr发生变化时,若工作机械仍处于原来的位置不变,则电桥输出电压Us不等于0,此电压信号经放大后驱动电动机转

6、动,并经减速器带动工作机械使角位移Qc向Qr变化的方向转动,并逐渐使Qr和Qc的偏差减小。当Qc=Qr时,电桥的输出电压为0,电机停转,系统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当Qr任意变化时,控制系统均能保证Qc跟随Qr任意变化,从而实现角位移的跟踪目的。该系统的特点:1、无论是由干扰造成的,还是由结构参数的变化引起的,只要被控量出现偏差,系统则自动纠偏。精度高。2、结构简单,稳定性较高,实现较容易。2系统的分析与设计2.1位置随动系统方块图根据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可以画出系统的原理方块图,如图2-1。可以看出,系统是一个具有负反馈的闭环控制系统。图2-1位置随动控制系统方块图2.2系统数学

7、模型的建立该系统各部分微分方程经拉氏变换后的关系式如(2-1):(2-1)(a)(2-1)(b)(2-1)(c)(2-1)(e)(2-1)(d)(2-1)(f)(2-1)(g)(2-1)(h)根据各个环节结构图及其传函写出整个系统的结构图,如图2-2所示。图2-2位置随动系统的方框图由方框图写出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2—2)式中:La—电动机电枢绕组的电感Ra—电动机电枢绕组的电阻Km—电动机的转矩系数Ke—与电动机反电势有关的比例系数Ks—桥式电位器的传递系数K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