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木槿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海滨木槿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ID:12419429

大小:43.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17

海滨木槿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_第1页
海滨木槿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_第2页
海滨木槿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_第3页
海滨木槿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_第4页
海滨木槿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滨木槿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海滨木槿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摘要对在海滨木槿形态、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种子、光合特性、盐胁迫下生理特性、化学成分、抗寒种质选育和育苗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以展望关键词海滨木槿;特征特性;种子萌发;光合特性;抗逆性;应用前景中图分类号S685.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19-0140-04海滨木槿(HibiscushamaboSieb.etZucc.)为锦葵科木槿属落叶小乔木[1],分布区位于东经121°49′00″~122°15′05″,北纬29°56′37″~30°14′52″,呈野生状态分布于浙江舟山、宁波等沿海一线海塘(堤),是一

2、种极耐盐碱、耐海潮间歇性淹没和海浪溅泼,又极耐干旱瘠薄、抗风性特强的木本花卉和海岸基干林带、盐碱地绿化造林树种[2]。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该树种[3],因人为破坏严重,现已被列为浙江省珍稀濒危树种[4]。20世纪90年代后期,愈慈英等对该树种的研究,推动了其在浙、沪地区的绿化应用[2]。1998年12月,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从浙江省舟山市林科所引种海滨木槿种植于南京中山植物园,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该优良树种,对其进行驯化和栽培试验,并在江苏省南通市和盐城市等地区进行多点造林试验[5]。近几年来,随着海滨木槿在浙江、上海和江苏沿海滩涂绿化中的应用,人们对海滨木槿的研究越来越重视,相关研究主

3、要集中在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引种驯化、种子特性、光合特性、盐及水胁迫下的生理特性和繁殖(播种和扦插)等方面的研究,笔者将前人对海滨木槿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以展望1海滨木槿的特征特性1.1形态特征海滨木槿为落叶小乔木,株高、胸径分别为3~5m、20cm,扁球形树冠,枝叶繁盛。厚纸质单叶互生,扁圆形、倒卵形或宽倒卵形,宽、长分别为3.0~7.0、2.5~6.0cm,先端钝近平,具短突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叶缘中上部具细圆齿,叶面绿色光滑、具星状毛,叶背灰白色或灰绿色,密被毡状绒毛,掌状脉5~7;叶柄、托叶分别长0.8~2.5、1.0cm,早落。花两性,单生于近枝端叶腋,花梗长、小苞片

4、数、花萼长、花冠直径分别为0.5~1.0cm、8~10、2cm、5.8cm,金黄色花冠呈钟状、花瓣5、倒卵形、外卷,内侧基部暗紫色。三角状卵形蒴果,长2cm;褐色种子呈肾形,长0.5cm,具腺状乳突[2]。海滨木槿具有半红树林树种所具有的旱生结构和抗盐适应性形态,属半红树植物[6]1.2生物学特性海滨木槿为强阳性树种,幼苗期虽稍耐阴,但在强度遮荫下往往生长不良。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泥涂内侧(pH值8.0,含盐量1.5%左右),丘陵山地(pH值5.5)和沙滩均能生长;极耐盐碱,耐海水淹浸,主干被海潮间歇性淹泡1m左右,仍正常生长和开花结实;能耐极度干旱瘠薄,普驼山千步沙海岸基干林带,林地土壤系遭人

5、为破坏(表层3cm左右细砂土被挖走)的滨海沙土,持水保肥尤差,在不加客土情况下造林仍能成活,并能正常生长。苗期生长迅速,一年生春播苗高30~60cm,平均根径0.5cm。造林后生长较慢,十年生树高2.5~3.0m,根径14.2cm,主干不明显,距地面50cm左右处开始分杈,树龄可达百年以上,根系极发达[2]1.3生态适性20世纪80年代末,海滨木槿已陆续向浙江省的临安、杭州、宁波、温州等地推广试种,1994年起逐步引向浙江省外各地。结果表明,海滨木槿在长江以南均能正常生长,北京、天津一带冬季需在大棚内越冬,裸地严重受冻以致死亡[2]海滨木槿在不同潮线下生态适应性差异较大,郑文炳等在南沙岛进行的

6、海滨木槿生态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高潮线附近种植的1龄、2龄、3龄的海滨木槿成活率无显著差异,平均成活率为89.9%。高潮线下生长和成活都明显低于高潮线附近,潮位越低成活情况越差。低于36.6cm潮位的树种全部死亡,在36.6~104.5cm潮位间的树种,随高程增高成活率增大。海滨木槿对潮水适应性较强,但海水浸渍会导致叶片较小,生长缓慢,甚至脱落[7]对在江苏省如东县东凌垦区沿海滩涂引进的12个树种进行盐害程度定性调查,对各树种进行耐盐性评价。结果表明海滨木槿可在含盐量5.7‰左右的滩涂土壤种植[8]海滨木槿被上海市林业总站评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适宜树种之一。韩玉洁等研究表明:海滨木槿在水盐协同

7、胁迫逆境下生长表现良好,推荐海滨木槿为上海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适宜树种之一[9]2海滨木槿种子的研究2.1海滨木槿种子生活力笔者于2014年4月,在国家林业局南方林木种子中心实验室应用TTC法测定海滨木槿种子生活力[10-11],试验用种子采集于南京中山植物园木槿属植物种质资源圃,挑选无虫害的饱满种子,TTC法测定结果为其具有生活力的种子为99.5%,其结果与崔大练等[12]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