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春雨润花,清水溉稻》

论文《春雨润花,清水溉稻》

ID:12420937

大小:3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7

论文《春雨润花,清水溉稻》_第1页
论文《春雨润花,清水溉稻》_第2页
论文《春雨润花,清水溉稻》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文《春雨润花,清水溉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春雨润花,清水溉稻——涵泳,在诗歌教学中有效的运用【摘要】“涵泳”在我国母语教学传统经验这个宝库里,是很重要的一项基本教学方式。它承载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也从根本上体现着汉民族的思维方式。作为语文老师,可以继承发扬这一传统教学精华,让涵泳,在诗歌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运用,促进诗歌的教与学。【关键词】涵泳诗歌教学有效运用实践涵泳承载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也从根本上体现着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即西方人重逻辑和实证,而东方人(中国人)重感悟与直觉。在我国母语教学传统经验这个宝库里,提倡“涵泳”是很重要的一项基本教学方式。什么是“涵泳”?“涵”,《辞海·词语分册》的解释是“沉浸”;“泳”,自然就是游于水中

2、。。宋代大教育家朱熹说“学者读书,须要致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则把“涵泳”作为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提出。曾国藩在给儿子的家书中更是把这一传统教学经验解释得十分透彻,他说:“涵泳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善读书者,须视书,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庶可得之于意之表。”他把读书时的反复诵读、品味形象地比喻为春雨润花,清水溉稻,鱼入水中,溪流濯足,也就是必须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去口诵心惟,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如何继承发扬“涵泳”这一传统教学精华,我在自己的语文课堂尤其在诗歌教学中,尝试采取了以下一些课堂教学策略,实践

3、证明还是十分有效的。一、在反复诵读中指导涵泳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以读攻读,反复诵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但是不少教师认为指导学生读,少趣乏味,也有碍教师的课堂表演发挥,使诵读难以落实。经常是一篇课文学完了,但不少学生尚不能达到“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见朱熹《刘学斋规》)的传统要求,更谈不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了。其实,学习语言,并不是要学生去研究语言,其基本方式主要应当是反复诵读,熟读精思,潜心涵泳,即可对课文有整体把握、明达文义。同时,这样做也十分有助于语感的培养,语文能力的提高,是完全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当然,反复诵读,也不是

4、机械地重复地读,教师要有必要充分的准备,如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自主选择读”,甚至“动作表演读”等,从而达到令学生百读不厌、常读常新的。如我在执教《沁园春·长沙》时就尝试借鉴用了“朗读”的方法上了一堂课,收到的效果也很不错。请见《沁园春·长沙》的朗读课教学流程。第一次读:读流畅响亮﹑人人出声——扫清所有的文字障碍,读得沸沸扬扬,形成课堂气氛并初步感知课文。第二次读:读得有高有低﹑抑扬顿挫——教师示范,学生学读。这里的抑扬顿挫主要是指词本身在音韵上有高有低,富有变化的阅读快感,切忌读得平平淡淡﹑四平八稳。第三次读:读得层次分明﹑感情饱满——从理解段落层次的角度训练朗读,找出描写﹑叙述与抒

5、情的语句。对于描写的部分要读出秋的美丽与勃勃生机,对于回忆的叙述部分要读出革命青年在峥嵘岁月里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对于抒情的部分要读出作者对不能主宰命运的惆怅与发誓要改天换地的革命豪情。第四次读:读得有轻有重﹑有急有缓﹑富有变化——找出词中描写部分精彩的词句,要读出味道读出诗意,切忌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老师示范,同学们体味文中情境并通过自己的朗读将其表达出来。以朗读上片为例:“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三句是起句,不宜读的过快,但要连贯。“看”字后引出的七句要读得稍快,读出秋的生机与作者的豪情。“怅寥廓”三句要读得深沉缓慢。这样的朗读教学要求具体,层次明朗,覆盖周全,活动充分;加上形

6、式的变化与调控手法的运用,学生自然涵泳于课文的示范语言之间,真其乐融融矣!二、在知人论世中涵涌诗人与诗情知人论世”指联系作者的生平及其时代,可以更好地认识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清人黄子云说:“当于吟咏之时,先揣知作者当日所处境遇,然后以我之心,求无象于窅冥恍惚之间,或得或丧,若存若亡。”鲁迅说得更为精辟:“世间有所谓‘就事论事’的办法,现在就诗论诗,或者也可以说是无碍的罢。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这个学期正在教授的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自主赏析”共包括四首诗歌,这些诗歌都适于运用在知人论世中摄取参透来

7、欣赏。屈原一心革新政治,努力使楚国强盛起来,却遭到保守派的打击和迫害,他为追求理想,虽九死而犹未悔。这种人生悲剧,正折射于《湘夫人》执著、缠绵、哀怨的爱情悲剧之中。鲍照生活于门阀制度盛行的时代,有一身本事却因出身寒微而郁郁不得志,这促使鲍照把对门阀制度的愤懑不平之气,抒发在《拟行路难》中。杜甫从年轻时起就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腐败的封建政治,动乱不已的社会现实,却不仅使杜甫的政治理想破灭,而且生活也陷于困顿。杜甫把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