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成因及教育对策

新课程下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成因及教育对策

ID:12426383

大小:6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7

新课程下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成因及教育对策_第1页
新课程下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成因及教育对策_第2页
新课程下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成因及教育对策_第3页
新课程下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成因及教育对策_第4页
新课程下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成因及教育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下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成因及教育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下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成因及教育对策王后雄李香艳(华中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9)摘要: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学习心理上表现为诸多的不适和障碍。总结新课程下学生比较常见的几种学习心理障碍,分析其成因,并找出适合中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对策,以期能帮助消除学生学习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关键词:新课程;心理障碍;成因;教育对策5学习问题是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教师、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据有关心理研究部门调查统计,学生心理问题多半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学习问题上,从而导致学习心理障碍。因此,了解新

2、课程下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的表现、分析其成因,探究适合中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对策,从而消除学生学习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未来发展的要求。1新课程下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概述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知识、训练创造思维、发展智力、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新课程改变了传统课程过于注意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同时新课程改变了传统课程过于强

3、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但由于新课程才刚刚启动,有的同学还不能完全改变以往传统的学习习惯;或者由于一直接受传统的被动式教学,自身没有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跟不上新课程的节奏,从而感到困难,产生心理问题。新课程下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有:1.1学习动机缺乏学习动机是指由于学习需要引起的,激发、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并达到一定学习目标的内部心理倾向动力。[2]良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正常学习的基础条件,但现实中不少

4、学生存在一定的学习动机障碍,主要表现在学习动机缺乏和学习动机过强两方面。学习动机缺乏的现象在学生中相当普遍,表现为无学习需求,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和责任感,自我要求松懈,学习期望值不高,在学习上缺乏积极探索的意向,上学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当学生的学习动机过强时,则不论是内部的抱负和期望过高,还是外部的奖惩诱因过强,都会使学生太专注于学习所带来的得失、褒贬,而不是学习本身,这样反而阻碍了学习。1.2学习认知障碍简单地说,认知就是指人们对周围事物的想法和观点。研究表明,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存在的片面或错误的认知造成的。新课程下学生的学习认知障碍主要表现在:

5、(1)排斥教学内容。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传统教材不同,学生可能对新教材存在认识偏差,或由于已习惯传统教材,而感到对新教材的不适应,从而在心理上排斥新教材。(2)排斥教师,对老师存有偏见。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老师,对老师的知识、能力甚至人品都有明显的不信任感。所以,不认可老师的“教”。这两种认知障碍都可能导致学生在学习上表现为消极应付,没有动力和目标,不能主动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信息闭塞,不会有效的“学”。1.3学习情绪消极有学习心理障碍的学生,学习心态消极,视学习为沉重的精神负担。主要表现在:(1)学习焦虑。学习焦虑是一种一般性的不安、担忧和紧张感,其原因是害怕学习失败,

6、担心不能完成学习任务以致随之而来的自尊的丧失。[3]心理学家认为,人脑高度紧张和学习上的失败体验,易引起学生对学习的焦虑,并将束缚学生的认知活动,导致思维迟钝、记忆减退、动作行为不协调、学习效率低,结果造成学习成绩更加落后。部分学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学习焦虑,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一是面对眼前学习任务中的困难,产生了紧张不安、慌乱惧怕的心理;二是面对设置的学习目标,对自己能否达到没有把握,进而视目标为一种威胁并产生了害怕心理,这往往反映在考试焦虑上;三是面对不理想的学习结果和对自己过分的自责而产生的失败感、内疚感以致罪恶感。(2)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体连续失败、多

7、次受到挫折以后,体验到行为结果与行为无关而产生的一种无助心理和从此放弃努力的行为缺陷。[4]个体此时的基本心理过程是退缩和放弃,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甚至变得悲观绝望、听天由命,任自己的命运随着外力的强弱而波动起伏。具有习得性无助的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反应性降低,甚至会自动放弃考试,同时产生动机、认知和情绪障碍,妨碍新的学习,并抑制潜能的发挥。学生的无助倾向,可能局限于某一具体课程领域,也可能扩展到其他的课程领域,甚至是较大的学习范围中出现。(3)5自尊心过强与自卑感严重自相矛盾。一方面长期失败的心理体验,使得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心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