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组成与信号传输

无线通信系统组成与信号传输

ID:12445644

大小:3.14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17

无线通信系统组成与信号传输_第1页
无线通信系统组成与信号传输_第2页
无线通信系统组成与信号传输_第3页
无线通信系统组成与信号传输_第4页
无线通信系统组成与信号传输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线通信系统组成与信号传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无线电波干扰无线电波干扰课题一无线通信系统组成及无线电波1.熟悉无线通信系统的构成。2.了解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3.了解无线电波的波段划分及其传播方式。4.掌握无线电波的测试指标,并学会使用测试仪器测试无线电波。以手机为例,分析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以及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用场强仪测试收音机调频信号在空中的强弱,感受无线电波的存在一、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无线电波——无线通信技术中使用的电磁波。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发送、接收图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发送、接收二、无线电波1.无线电波的特性波速——波传播的速度,为波长与频率的乘积。v(m/s)=λ(m)×f(Hz)电磁波——由高频电流产生、并且由电

2、场和磁场交替变化形成的波。无线电波的特性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一般在20Hz~20kHz的范围内。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很慢,约为340m/s,且衰减速度很快,所以声音在空气中不能传得很远。有线广播或有线电话能把声音通过话筒变成音频信号,由电线传到很远的地方。此类传输电信号方式需要电线。如果设法把音频电信号搭载到无线电波上,利用无线电波的运载,就可以在瞬间把需传送的信号传得很远,它的传播速度3×108m/s。接收机接收到无线电波以后,将音频电信号从无线电波中取出来,再通过扬声器还原成声音。无线电波传播示意图2.无线电波的波段划分波段名称频率范围频段名称波的传播方式主要用途近

3、距离远距离超长波3~30kHz超低频(VLF)地波地波长距离通信长波30~300kHz低频(LF)地波地波长距离通信/导航中波300K~3MHz中频(MF)地波天波广播、导航、通信短波3~30MHz高频(HF)地波天波广播、中长距离通信超短波30~300MHz甚高频(VHF)空间直线波对流层散射短距离通信、电视、雷达、宇航研究微波分米波300~3000MHz特高频(UHF)空间直线波对流层散射电视、通信、雷达、卫星、气象、宇航厘米波3~30GHz超高频(SHF)空间直线波对流层散射电视、中继通信、雷达、卫星、毫米波30~300GHz极高频(EHF)空间直线波对流层散射雷达、通

4、信、宇宙研究3.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1)地面波传播(2)天波传播(3)空间波传播(4)外球层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传播方式特点地面波传播无线电波沿地球表面传播;绕射传播。电磁波不断被地面吸收,迅速衰减;波长越长,衰减越小。中长波比短波和超短波衰减小,距离远。地面波一般为几十到几百千米,信号较稳定。天波传播无线电波向天空辐射,进入大气电离层后会被电离层反射回地面的传播方式。短波能传得很远,几乎不传播长波。天波传播往往会受到气候、季节、昼夜等因素的影响。空间波传播通过空间直接到达接收天线的传播方式。主要传播超短波特别是微波。发射天线架得越高,空间波的传播距离越远。外球层传播在距离

5、地面1000km以外的宇宙空间进行的无线电通信。工作频率一般在几百兆赫以上,如卫星通信和卫星直播电视。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三、无线电信号测试仪器无线电信号的两个重要参数:信号的幅度(强弱)和频率。频谱——按不同的频率来排列正弦波幅度的图形。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图测试无线电信号的仪器场强仪频谱仪综测仪场强——电场强度的简称,它是单位长度导体在空中某点处感应的电场(电压),反映了接收到空中某点无线电信号的强弱,单位是微伏/米(μV/m)。1.场强仪的组成及分类场强仪由电平表和天线组成。通信场强仪(德力DS1813)电视场强仪干扰场强仪信号场强仪场强电平指标(信号的强弱)接收信号频率指示

6、场强仪的外观2.场强仪的操作面板场强仪的操作面板利用场强仪测试无线电信号2.测试举例——测试收音机的FM信号强度。1.测试步骤场强仪的测试接线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