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书》教学设计

《与妻书》教学设计

ID:12507953

大小:4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7

《与妻书》教学设计_第1页
《与妻书》教学设计_第2页
《与妻书》教学设计_第3页
《与妻书》教学设计_第4页
《与妻书》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与妻书》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与妻书》教学设计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教学目标:1、了解林觉民及文章写作背景;理解句子含义。积累文言词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文言语言、情感的魅力。3、体会作者高尚的革命情操,培养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4、作者采用了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其中记叙和议论的密切结合,更有力地突出了中心。5、文中多处用了典故,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真切感人,扣人心弦。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匈

2、牙利诗人裴多菲写过一首诗,题目是《自由与爱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珍视和追求。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无数先烈,为了国家和民族,舍弃了自己的家庭和爱情,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林觉民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与妻书》。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作者简介:明确:林觉民(1886—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人。林觉民阅读了大量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书刊,确立了“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的思想。他曾留学日本庆应大学,在那里加入了同盟会。写了一些宣传革命思想

3、的论文及小说。后在“黄花岗起义”中壮烈牺牲,时年仅二十五岁。2、题目解说:明确:本文是早期民主革命先驱者林觉民烈士在参加广州起义前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表现了高尚情操和对妻子的深情。林觉民起义前三天深夜,写了两封遗书,一封给他的父亲,字数不多:“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推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另一给他的妻子,就是《与妻书》,题目是后人加的。3、背景资料:1911年4月27日(阴历辛亥年3月29日),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起义虽经精心准备,但因寡不敌众,

4、最终失败,一百多革命志士遇难。后收敛遗骸七十二具,合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起义震动全国,不久爆发了武昌起义。4、学习生字: 卿(qīng) 晤(wù) 彀(gòu) 恸(tòng) 语(yù) 婉(wǎn) 嗟(jiē) 虐(nüè)眷(juàn)旁(bàng)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全文七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作为遗书的开端,简要地说明自己写这封遗书的原因和悲痛的心情。第二部分(2-4):是信的核心。在这部分中,烈士心情倾诉自己“至爱汝”又“忍舍汝而死”的

5、心情和道理。第三部分(5-7):作为遗书的结尾,再一次倾诉自己“至爱汝”和“忍舍汝而死”的衷肠。四、古汉语知识:1、通假字:(1)、几家能彀(“彀”通“够”。)(2)、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靠近。)2、古今异义词:(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是介词“以”和动词“及”的连用,其意为:把···推及到···。与今常用做表并列的“以及”不同。)(2)、吾充吾爱汝之心(充:扩充,扩大。今常用义为:满足,装满,冒充。)(3)、第以今日事势观之(第:只,但。今常用在整数的数词前边,表示次序。)(4)、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

6、不顾汝也(“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而成的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原因”。不是今常用做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5)、是吾不是处(是:这,此。今常用做判断词。)3、词类活用:(1)、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快乐。)(2)、瓜分之日可以死(名词用作状语,像切瓜一样。)(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前一个“老”与“幼”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分别解释为“敬爱”和“爱护”;后一个“老”与“幼”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分别解释为“老人”和“小孩”。)(4)、汝幸而偶我(词

7、活用为动词,嫁给。)(5)、当尽吾意为幸(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竭尽。)五、教师小结:本文是作者林觉民烈士在参加广州起义前夕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表现出了革命者为革命事业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的高尚情操和对妻子的拳拳深情。反映出一个民主主义革命战士高尚的内心世界,表达了革命者的生死观和幸福观。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辛亥革命时期,广州曾经发生三次反清武装起义(1895年、1910年、1911年),这在当时中国的城市中时独一无二的,在中国近代史上也是空前的。它反映了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对广州的高度

8、重视,同时也体现了广州这座城市所蕴藏着的巨大革命潜力。这三次起义对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奠定了广州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策源地与中心地之一的历史地位。二、默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三、品味语言:1、“意映卿卿如唔,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开篇点明这是一封绝笔信。作者深知自己的处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