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前言部分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前言部分

ID:12516075

大小:70.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17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前言部分_第1页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前言部分_第2页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前言部分_第3页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前言部分_第4页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前言部分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前言部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前言部分(2012-10-3113:48:02)标签: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解前言部分分类:课标杂谈把握课标精神提升教学品质——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小学部分)高阳县教研室如何看待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对老师来说,有了课标,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培养起码达到什么水平,也就有依据,做到心中有数。课标结构图内容2011版了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

2、体目标与内容二、学段目标与内容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附录1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附录3语法修辞知识要点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第一部分前言一、语文课程在义务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承担着重要的教育任务(提高素养,打好三个基础)二、语文课程的性质(一)“课程性质”的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

3、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理解说明这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必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2)说明这门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语言文字”含义清晰——•语言:是由语音和语义结合、词汇和语法所构成的符号系统。•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言语、文章、文学、文化都是由语言文字及其各种组合方式构建而成。——在这门课程里,学生要学习的不只是“语言”和“文字”,而是“语言文字的运用”——需要掌握一定量的字和词,包括它们的读音、含义、字形、结构、用法——需要掌握一定量由字词构成的

4、言语运用范例,通过它们熟悉语言文字及其“作品”的构成方式,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从而学会根据表达目的、对象和语境的特点获取信息和表达交流的技巧。关于“理解”和“运用”。“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中的“理解”和“运用”是两个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概念,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理解”是“运用”的基础,没有“理解”,“运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过来,“理解”只有在“运用”中才能真正形成,离开了“运用”,“理解”就可能浅表化,甚至误入歧途。一句话,理解是为了运用,运用是最好的理解。“语言文字运用”包含哪些内容?课程标准“前言”中说:“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

5、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也就是说,“语言文字运用”既包含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实用性语言文字运用活动,也包含运用语言文字的文学活动。例如,听取某个方面的消息报道或演讲,阅读某个产品的使用说明或某个课题的研究报告,向别人表达生活上的要求,讲述学习或工作中的建议,陈述自己的意图,等等。学生要学习的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准确、熟练地从别人的语言材料中获取信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沟通。文学的阅读、创作和评论,也是“语言文字运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实践性课标·课程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6、—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开设语文课程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或者说“驾驭”语言文字这种工具。是要通过运用语言文字的范例和实践,学习如何在生活中、在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中,以及将来在各种不同工作领域里,运用好语言文字。☆综合性语言文字,可以作为一种媒介,人们通过它来认识世界,交流对世界的认识;语言文字本身,也可以是一种认识、探究的对象;语言文字还有可能被人当作一种游戏、赏玩的对象。语文课程包含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多种因素,语言材料涉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多方面内容。语文课程曾被分成

7、《汉语》和《文学》两门课语言属于科学,文学属于艺术,后来把两门课和在语文一门课程里,这也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课标·教学建议——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教师要善于整合教学内容,打通听说读写,着力提高语文实践活动质量。(二)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