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培宏-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苏州城乡一体化的比较研究

盛培宏-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苏州城乡一体化的比较研究

ID:12526874

大小:6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7

盛培宏-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苏州城乡一体化的比较研究_第1页
盛培宏-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苏州城乡一体化的比较研究_第2页
盛培宏-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苏州城乡一体化的比较研究_第3页
盛培宏-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苏州城乡一体化的比较研究_第4页
盛培宏-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苏州城乡一体化的比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盛培宏-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苏州城乡一体化的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苏州城乡一体化的比较研究盛培宏(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江苏苏州215021)[摘要]通过对成渝地区城乡统筹和苏州城乡一体化的比较,分析了两地在经济基础、行政体制与辖区规模、试点等级、区域环境、地理环境和处理城乡关系要求这六个方面的差异,并且分别从规划、制度创新、农业转型与新农村建设等角度总结了两地城乡统筹的实践,对比了异同点。最后文章提出了四点关于城乡统筹的误区,以期通过先行区的实践为全国优化城乡关系探索道路。[关键词]成渝;苏州;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实现城乡一体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与目标。过去,由于我国工业化的需要,农村资源不断被城市

2、汲取,农村为城市贡献了农产品、劳动力、资本的同时却不能享受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成果,不平等的发展战略扩大了城乡差距,这导致了一系列经济、社会、生态问题。因此,从本世纪初开始,国家开始关注改善城乡关系。十六大提出了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七大丰富了城乡统筹的内涵,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说法;十八大报告则把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个重点之一,并提出了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相辅相成发展的途径。一、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苏州城乡一体化背景的异同比较成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地区

3、的核心城市为成都和重庆。[作者简介]盛培宏(1989-),女,江苏南通人,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硕士研究生本文中的成渝地区主要指成都、重庆所辖范围2007年6月,发改委批准四川省和重庆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开启了成渝地区“城市带农村”的城乡统筹序幕。苏州地处江苏省南部,属长三角重要城市,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全市面积8488.42平方公里,占成渝经济圈的4%,常住人口约1300万,2012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2万亿。2008年,江苏省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准苏州为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江苏省唯一试点城市。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苏州城

4、乡一体化的背景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1.经济基础不同重庆作为曾经的国防科研生产基地,是中国六大重工业基地之一,建国以后得益于“山散洞”的工业分布策略,国家在重庆布局了能源、机械项目,并以国防为重点,布局了若干骨干企业,有较强的重工业历史和基础。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成都也是国有企业、国防工业的重要集聚区。由于改革开放以后不平衡的沿海开放政策,使得地处内陆的成渝地区一度丧失了制度红利,2000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重又把成渝经济拉到快速发展的轨道。2000年重庆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6275元,农村人均纯收入1892元,比例为3.31:1;成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649、29

5、60元,比例为2.6:1,两地城乡差距较大。苏州是历来的鱼米之乡,历史上农业手工业发达,改革开放初期,名噪一时的“苏南模式”开启了苏州农村工业化之路,农民进厂不进城,大大缩小了城乡差距,也为苏州农村城镇化奠定了基础。90年代依托于浦东开发开放又走出了一条外资经济主导的“苏州之路”。2000年苏州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9274元,农村居民纯收入5462元,比例为1.7:1,因此苏州城乡协调发展起步较高。1.行政体制与辖区规模的差异成渝总体通过城市带农村的方式实现统筹。重庆是中国第四个、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有重要地位,省级架构造成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格局;而

6、成都是四川省的省会、西南地区核心城市,基本是大城市带小农村的格局。成渝构成了西部“双核心”,经济首位度较高,超过苏州二十倍。苏州为地级市,接受上海、南京和杭州等地的辐射,是长三角的一大经济引擎。2.区域改革试点等级不同2007年国务院批准成都、重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既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以后的又一新特区,国家战略的政策导向性明显。以重庆为例,其与国家各部委及大型央企签订协议,并且加大国际合作,世界银行给重庆提供了较大额度贷款支持基础设施、农民工转移、新农村建设等,重庆以期通过新特区的改革实现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另外,成都从2003年开始探索城乡统筹,

7、起步较早,有一定实践积累。苏州于2008年被确定为江苏省试点城市,这一方面考虑到苏州较好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也作为江苏省城乡改革的突破口,以期通过改革为他地实践提供经验。3.区域环境的差异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环境下,在成渝经济区区域一体化的浪潮中,成都、重庆从竞争走向合作。竞争增加了两地作为核心城市的经济实力,但是合作更能增进资源配置效率,区域经济一体化奠定了成渝城乡统筹的区域环境基础。苏州作为城乡一体化独立的试点个体,其处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高速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主要通过地方政府强大财力,推进一体化进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