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者经世致用的两难选择

儒者经世致用的两难选择

ID:12550355

大小:99.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7-17

儒者经世致用的两难选择_第1页
儒者经世致用的两难选择_第2页
儒者经世致用的两难选择_第3页
儒者经世致用的两难选择_第4页
儒者经世致用的两难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儒者经世致用的两难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儒者经世致用的两难选择——朱陈义利王霸之辩解读赵峰南宋时期,朱熹与陈亮之间关于“义利王霸”的论辩曾震动一时,至今还引得聚讼纷纭。这场争论表面上看只是不同学术观点的一次偶然碰撞,但实际上却是秦汉以来儒家精英两种救世济民方略的全面交锋。它涉及的论题几乎涵盖了传统儒家内圣外王之学的所有方面,本文试图以王霸话题为主线,对其进行一番较深入的辨析。             一、王与霸 这场争论的直接诱因,是朱熹指责陈亮主张“义利双行,王霸并用”。(《朱熹集》卷三十六,《与陈同甫》四)陈亮不服,回信辩白,甚至将“义利双行,王霸并用”的标签原

2、物奉还给了朱熹:“汉唐之君……谓之杂霸者,其道固本于王也。诸儒自处者曰义曰王,汉唐做得成者曰利曰霸,一头自如此说,一头自如彼做;说得虽甚好,做得亦不恶。如此却是‘义利双行,王霸并用’;如亮之说,却是直上直下,只有一个头颅做得成耳。”(《陈亮集》卷二十八,《又甲辰秋书》)意思是说,按照“近世诸儒”的说法,义与利、王与霸被分为两截,在现实历史中各行其是,如此倒称得上“双行”或“并用”;而“如亮之说”,根本没有这种分别,自然谈不上“双行”或“并用”了。这里,陈亮拒绝利和霸的否定性涵义,强调义利王霸是一个头颅做成的,它们本来就没有什么根本

3、的冲突,这显然与儒家的经典定义不符。不过,陈亮恰恰要利用这种对传统概念的重新界定,来为其事功主张寻找合法性依据。 自孟荀以来,“王”“霸”作为两种典型的政治模式,已逐渐获得了某种固定的含义。从外延看,王指三代圣王及其所推行的政治模式,霸指春秋五霸及其所推行的政治模式,此处并无歧义。但从内涵来看,由于人们对二者的性质和意义的理解不同,至少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界定:一是以道义为标准的界定,它凸显了王霸之间的根本对立。如孟子说:“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孟子·公孙丑上》)二是就统治的有效性而言,王与霸都是成功的政治模式,其差

4、别远小于它们与失败的政治模式之间的不同。如荀子认为:“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粹而王,驳而霸,无一焉而亡。”(《荀子·王霸篇》)按荀子的说法,“亡”乃失败的政治模式,其特征是重功利;“王”是理想的政治模式,其特征是重德义;“霸”则介乎二者之间,是德义与功利相混合的模式。不过荀子仍然把道义看成是成功的政治模式的必要条件:王与霸之间的差异,是道义的粹与驳的差异;它们与亡的不同,乃是道义的有与无的不同。然而在孟子看来,霸中那点不纯的德义,只是其以力服人的借口而已。于是,所谓的“霸”与“亡”在道义上并没有什么原则的区别了,尽管

5、前者明显地更为富强稳定。因而在道义上,王与霸是根本对立的:王以德行仁义,霸以力求功利;王所成就的是同心同德的持久的政治稳定,而霸只能实现某种表面的常常也是暂时的政治稳定。或者说,无论是手段还是目的,无论是动机还是效果,二者都有某种原则性的不同。 可以说,儒家内部本来就存在两种界定王霸的尺度,只是道义标准一直占有主流话语权,而非主流的有效性标准只在现实操作层面获得某种默许。朱熹与陈亮的论辩,正是这两种倾向矛盾碰撞的继续和展开。这里,由于霸的外延扩大到汉唐乃至宋朝的开国之君,他们的争论已不再是书斋里的闲话,而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朱

6、熹坚持孟子的立场,强调王与霸的不同在于德与力、义与利的全面对立。而陈亮则更接近荀子,在他看来,世儒关于霸者假借仁义以文饰其暴力和利欲的指责是不能成立的,因为王道不能无赏罚,而霸术的合法性恰恰出自王道的赏罚之公。他从人的自然本性必受天命的节制出发,认定君长的赏罚便是天命节制的普遍形式,为一切政治模式所共有,此乃君权的天然合理性之所在,也是儒家典礼制度得以确立的基础。关键是,失败的政治模式以一己喜怒之私运用君权,导致“善恶易位而人失其性”,使赏罚丧失了其天命节制的正当性;而成功的政治模式以天下欲恶之公运用君权,“使为善者得其所同欲”而

7、“为恶者受其所同恶”,真正体现了天命节制的本意。前者是“亡国之赏罚”,后者是“王者之赏罚”。赏与罚并不仅仅是负面的“以利诱之”和“以威惧之”,它们同时也是通向正面价值的桥梁,是实现天下之同欲和杜绝天下之同恶的必要条件。霸术注重暴力强制和利益驱动本身并没有错,因为离开了暴力和利益,就根本没有赏罚,没有政治。霸术不仅不是王道的对立面,反而是王道具有可操作性的合理手段。那些离力而言德、黜利而崇义的奢谈,无异于要在赏罚之外寻找君道,要在不食人间烟火的梦幻里寻找王道,只能是一些根本不懂政治为何物的“迂腐之论”。(《陈亮集》卷四,《问答下》)

8、 总观陈亮的言论,他与主流王霸理论的对立是相当彻底的。第一,陈亮反对以“德”与“力”的对立来区分王霸,强调王并非离力而纯任德化,霸之任力乃本于王。他以为,离开力,便无所谓政治,无论王霸都不能例外。故三王为了除暴平叛,也不惜动用武力:“禹启始以天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