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2003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ID:12596196

大小:3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8

2003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_第1页
2003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_第2页
2003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_第3页
2003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_第4页
2003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3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3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  (本卷共24题;满分:150分+4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8分+2分)  (一)字音(4分)  1、给加点字注音(4分)  暮春,中午,踩着畦垄间苗()()或者锄草中耕,煦暖()()的阳光照得人浑身舒畅。  (二)背诵·积累(13分)  2、完成上下句(4分)  ①前事不忘,______________。  ②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④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3、按课文内容填空。(9分)  ①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它过得丰盈充实。  ②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行路难》一诗中最能表现诗人积极的追求、乐观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的诗句是: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记承天寺夜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三)语言运用·其他(11分+2分)  4、连词组段。请从下面选择4个词语写一段话。(应恰当运用修辞手法)(5分+2分)  涟漪繁盛婆娑嬉闹姹紫嫣红温声细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只要老老实实扪心自问,我们都可以找到出现警报的地方”这句话放置在下面文段中,最合适的一处是()(2分)  ①人生就是如此。②被小石子打中,如果不能及时醒悟,一味置之不理,就会被砖块打中。③如果仍然执迷不悟,就会被大石头狠狠击中。④但我们还是会厚着脸皮说:“为什么老

5、是我遭殃?”  A、①②句间B、②③句间C、③④句间D、④句后  6、制作卡片。抄写下面名言并作简要评析。(4分)  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名人名言卡分类___________编号________  摘录:  出处:  评析:  二、阅读(62分+2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20分)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

6、,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7、解释多义词(6分)  自南海还()蜀之鄙有二僧()西蜀之去南海()  望恒侯而还走()肉食者鄙()去国怀乡()  8、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吾欲之南海其一贫,其一富以告富者  子墨子九

7、距之其真无马邪必以分人  9、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引用_______________的故事,意在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4分)  11、下面摘录《为学》中的一段话,请用“/”

8、给这段话断句。(2分)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