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于未然学案设计

防患于未然学案设计

ID:12605419

大小:4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8

防患于未然学案设计_第1页
防患于未然学案设计_第2页
防患于未然学案设计_第3页
防患于未然学案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防患于未然学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东许初中课时学案设计课题:七年级77、78班政治(学科)《防患于未然》学案主备人:武文梅备课日期:审核人:使用日期:学习目标: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做知法、守法的人。初步学会分辨是非,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身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学习重点:让学生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学会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学习难点:遵守法律与践行道德之间的联系学习流程一、任务呈现自主学习中学生舒某、刘某因从小养成了娇生惯养的不良习惯,不好好读书以至成绩

2、越来越差,成天泡在游戏机房玩游戏,父母不给钱,两人便一同去抢劫出租车司机,最后被判处七年徒刑。上述事实能给我们什么启示?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因此,我们在平时应注意加强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并及时改正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这样,我们才能预防违法犯罪,享受人生的幸福,造福于社会,贡献于国家。二、小组交流合作探究1、有的同学认为我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

3、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的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2、请同学们列举校园中、社会上未成年人身上存在哪些不良行为,并分析这些行为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说说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举例:打架斗殴、  携带管制刀具对他人的危害:侵占他人财物、造成他人的身体和心理伤害。对自己的危害:拘留、甚至坐牢,自毁前程。对家庭的危害:家破人亡

4、。对社会的危害:影响社会安定。启示:我们在平时应注意加强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并及时改正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这样,我们才能预防违法犯罪,享受人生的幸福,造福于社会,贡献于国家。三、课堂练习达标检测:1、正读初中的魏某曾被评为“三好学生”,但是自从结识社会上游手好闲的“朋友”后,他开始小偷小摸,继而发展到偷盗同学家的财物,最后在行窃时被当场抓获。这说明           (    )①青少年要依法律己 ②一个人如果法制观念淡薄,就很容易从一般违法发展到犯罪 ③一般违法与

5、犯罪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 ④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罪孽本自微末始,陷身囹圄悔方迟”的诗句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B.经常犯错误必然会跌入犯罪的深渊C.预防违法犯罪,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D.社会是复杂的,要谨慎交友3.小明的父母在外经商,无暇顾及小明的学习。小明迷上了电脑游戏,经常迟到、旷课,偶尔上课还扰乱课堂纪律。他多次偷父母的钱、借钱上网吧,还与网吧结交的“兄

6、弟”一起勒索小学生,曾被公安机关拘留3天。但他没有醒悟,在一次冲突中,把他人打成重伤,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1)小明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哪些?(2)小明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过程给我们什么启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