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格律学习心得003 李白《独坐敬亭山》

唐诗格律学习心得003 李白《独坐敬亭山》

ID:1260767

大小:6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09

唐诗格律学习心得003 李白《独坐敬亭山》_第1页
唐诗格律学习心得003 李白《独坐敬亭山》_第2页
唐诗格律学习心得003 李白《独坐敬亭山》_第3页
唐诗格律学习心得003 李白《独坐敬亭山》_第4页
唐诗格律学习心得003 李白《独坐敬亭山》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诗格律学习心得003 李白《独坐敬亭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槐榆柳学习心得系列之唐诗格律编号:003《独坐敬亭山》唐李白zhòngniǎogāofēijìn众鸟高飞尽,仄仄平平仄gūyúndúqùxián孤云独去闲,平平仄仄平xiāngkānliǎngbùyàn相看两不厌,平平仄仄仄zhīyǒujìngtíngshān只有敬亭山,仄仄仄平平根据此诗字数、句数、韵脚、平仄、粘对等情况可以判定为五言律绝(古绝可压仄韵,平仄格式也较为自由)。其格律分析如下:一、平仄(一)、基本平仄格式判定以其诗每句第二字及第五字的平仄判定其为五言律绝的首句仄起不入韵基本格式。鸟云看有仄起式仄平平仄仄起尽闲厌山首句不入韵仄平仄平仄收(二)、实际平仄格

2、式原诗实际平仄格式标准平仄格式众鸟高飞尽,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孤云独去闲。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相看两不厌,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只有敬亭山。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注:相、看两字为平仄两读字,相在古音(现代音)里属于平仄两读而字义不相同的字,这里应读为平声;看在古音里属于平仄可两读而字义相同(现代音属于平仄两读而字义不同)的字,这里应读为平声。其它如“去”字,虽然也是两读字但都是仄声,不影响平仄格式,这里略去。粉红色字位可平可仄。可以看出,原诗实际平仄格式中,第3句的第三个字与基本平仄格式不符,为拗句,但属于可以不救的变格形式,所以原诗中也没有采取任何拗救措

3、施。(三)、平仄相间在每一句诗中,音节单位关键字都是平仄相对。如首句“众鸟高飞尽”,两个音节单位分别是“众鸟”、“高飞尽”,音节单位关键字,“鸟”是仄声,“飞”是平声,即为“仄平”格式的平仄相间。本诗每句均符合平仄相间原则。(四)、平仄相对律绝平仄相对是指1、2句,3、4句之内,对应位置的音节单位关键字平仄相反。以1、2句为例,第1句第一个音节单位关键字“鸟”是仄声,第2句第一个音节单位关键字“云”是平声,仄平相反。“飞”(平)与“去”(仄)亦是如此。本诗无失对现象。(五)、平仄相粘律绝的平仄相粘是指2、3句之间,前两字的平仄是相同的。由于存在平仄的变格,一般对平仄相

4、粘可以依据相应的音节单位关键字平仄是否相同。如本诗,“云”与“看”同是平声,就是平仄相黏。本诗无失粘现象。二、韵脚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第2、4句的末字弦、山两字均出自平水韵中“上平十五删”韵部。三、对仗赏析律绝中没有对仗的严格要求,一般说来如有对仗句通常放在第1、2句,但通篇对仗和放在3、4句的律绝也不少见。本诗对仗句分析如下:众鸟高飞尽对联孤云独去闲平仄平仄相对、联尾上仄下平词性对应位置词性相同词类对应位置词类相同或相近意境统一、自然联中众对孤、云对鸟,仄声对平声、数词对数词、名词对名词、鸟兽类对天文类,组成众鸟对孤云,工整自然;高飞尽对

5、独去闲,也是如此,不再赘述。此对仗句都是对山中景色的描画,立意统一,境界高远,实为工对佳句。四、结构欣赏一首好的律诗,离不开好的结构。否则,纵然句句珠陈,字字玑列,若没有明表见里而又行云流水般的意牵境连,终要落为下品。大多情况下,律诗的四联(或绝句的四句)以起承转合的作用巧妙连接起来会形成比较好的诗文结构。对于律绝关键要看第3句,也就是转的是否高妙。就本诗来说,第1句以描写飞鸟起始,山中独坐的诗人仰望天空,只见“高高的空中,群鸟根本不理会山中诗人的孤寂,渐渐飞得一个不剩。”鸟飞走了,好在还留下一片孤云,第二句顺接上句的意境,又看到“就连最后一片孤云,也沉浸在自我的悠闲

6、中独自离去。”能飞的飞了、能去的去了,只剩下了寂静的山峰。由此,诗人非常巧妙自然的在第3句诗意转变,“就连众鸟、孤云都不能理解我内心的情感,弃我而去,还有谁愿意来聆听我的心声而不感到厌烦呢?”第4句结尾呼之欲出,就是诗人不说,读者也忍不住不说“那只有这敬亭山了!只有这沉稳宽厚、经得起岁月沧桑的大山才配得起孤标傲世的诗人啊!”李白就是李白,这样的意境转合浑然天成,没有丝毫的斧凿痕迹。当然,这与诗人深厚的诗文功底和天马行空的想象能力以及飘逸如仙的天分是分不开可的。最后,个人觉得律诗的欣赏离不开格律,否则就不能称其为律诗。现在学习律诗的人用新韵比较合适,但是律诗的严格要求要

7、遵守,不存在所谓形式和内容的冲突。“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岂无文欤?”否则,宁可做现代诗、散文诸类。槐榆柳2012年9月16日附注:本文系个人原创,纯属个人学习心得,浅见陋识,不免有许多偏颇和谬误之处,望读者鉴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