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独坐敬亭山》的解构主义分析

李白《独坐敬亭山》的解构主义分析

ID:9565608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3

李白《独坐敬亭山》的解构主义分析_第1页
李白《独坐敬亭山》的解构主义分析_第2页
李白《独坐敬亭山》的解构主义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李白《独坐敬亭山》的解构主义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李白《独坐敬亭山》的解构主义分析李白《独坐敬亭山》的解构主义分析一、解构:作品终极意义的消解  解构(deconstruction)的批评方法,是后结构主义者对文本进行阅读和阐释的一种方法,后结构主义的创始人雅克德里达认为每一个语言符号都不是自主自定的,而是涉及其他符号的踪迹(trace)。  一个符号的意义总是在与其他符号的比较和对立中显示出来,是其他许多符号的综合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他符号总会在它上面留下印迹。也就是说,同一个符号同时代表了出现和未出现、存在和不存在的意义。  意义和符号之间并不是一对一的对应,它永远不能由一个孤立的符号表现出来。每一个符号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其

2、他符号发生某种联系,形成一个复杂的组织。因此,没有一个符号具有某种完全的意思。  随着语境的变化,意义也会发生变化。从这个观点出发,他否认语句或文本具有时空方面的稳定的客观意义,句子的意思因其符号之间的牵制和影响总是以某种形式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正因为如此,每一篇作品中出现的符号都与作品中未出现的其他符号相联系,所以任何作品的文本都与别的文本互相交织,这就是所谓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é)的概念。  互文性最终要说明的是:文学作品的意义总是超出了文本的范围,在不断变化游移,或者说每一个词,词组或段落都是对这部作品之前或与其有关的其他作品的重写。一切文学作品

3、都是互文性的。意义受语境限制,而语境则是无限的,一句话可能有上千种可能的意义。  德里达否认作品的终极意义,他认为文本或互文不是给我们固定不变的稳定意义,而是为我们提供多种意义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不是对理解的限制,而是语言的解放。而且在这种由文字形成的多种解释的情况下,真正的说话者是语言而不是作者。  二、解构主义视角下的诗歌解读  诗歌由于其特殊的句型、结构所产生的多义与模糊,以及诗歌中各种意象的运用、融合与串联,产生一些朦胧隐约的感触和体验,对于不同的读者往往有不同的理解,代表不同的思想情感和意义,正如见仁见智。对于有些诗歌来讲,以解构主义的方式解读诗歌,承认其具有多种可能性的理解

4、,比强加给诗歌一个固定不变的主题思想往往更加有益。  关于解构主义的普遍策略,德里达是这样描述的:在传统哲学对立中各种术语不是和平共处,而处在一种激烈的等级关系之中。一术语支配另一术语(从公理、逻辑上等)便占首要地位。解构这种对立,在特定时刻就是颠倒等级秩本文由.L.收集整理序。结构主义往往满足于把原文分成二元对立的关系,如高与低,明与暗,自然与文明等。而解构则通过在作品里找出产生假定论据、关键概念或前提等的概念或意象,通过颠覆其固有的等级关系,不能停留在任何一个概念或意象上,并以此消解它们的对立关系。通过解构说明这种对立关系为了保持自己的适当地位,有时反而导致其本身的破坏与颠倒。  

5、三、解构主义视角下的《独坐敬亭山》  在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这首诗中,我们首先遇到的便是标题中的独这个概念。有些评论者便以这样一个概念为出发点解读此诗,以此作为这首诗唯一的主题和中心思想。他们认为该诗写的是诗人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开始写尽孤独感: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敬亭山的喜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  但仅仅因为一个独字的影响,便将诗人与周围的环境两极对立地截然分隔开来,在物与我、有情与无情之间划出严格的界限。既然是这样,作为独的个体存在,对于诗人或者我来讲,自然界的一切,包括鸟、云和敬亭山等均为被否定被排除的对立面,而我

6、之所以表现为独,只能也必须依赖对这些对立面的拒绝与排斥。  诗人在诗的起首写道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表面上看来似乎和上述分析是一致的。但接下来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不禁让上述的划分陷入了矛盾的境地。很明显,在这里,作者显然已经赋予了上述假定被他所否定的对立面或者部分对立面某种肯定的因素。正是由于这种肯定因素的存在,作者将我与面前的敬亭山联系起来,即诗中我之形象的塑造与完成,最终还是取决于对这种对立面的依赖与肯定。在我与物绝对对立的同时,不得不这种对立予以否定,最终导致独这一概念的消解。  我们可以重新考虑诗人是独还是不独的问题。在这首诗中,背景是鸟尽孤云闲的敬亭山,人物只有诗人独

7、坐,初看上去似乎有几分孤独,但应该看到,在另一层意义上,诗人其实并不孤独。孤独的是他的外表,他的肉身,而不独的却是他的精神境界。置身于山水的怀抱中,诗人的身心得到极大放松与舒展,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美丽与和谐。虽然面前只有那座敬亭山,但与独坐的诗人邂逅相遇,便仿佛互相对坐着的好朋友。就如辛弃疾所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此时此刻,不论是山还是人,不论从山的角度看人,还是从人的角度看山,都不感到孤独寂寞。  相看两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