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

潜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

ID:12625391

大小:63.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7-18

潜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_第1页
潜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_第2页
潜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_第3页
潜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_第4页
潜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_第5页
资源描述:

《潜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潜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时期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理清思路,把握机遇,选准突破口,科学谋划经济和社会发展方略,对提升潜山综合经济实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十五”是我县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不平凡的五年。全县上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取得了喜人成绩。1、计划目标基本实现,综合实力增强。200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7.83亿元(现价31.96亿元),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8.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60

2、0元,折合约690美元,比“九五”末增加近300美元;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5亿元,年均增长17%,创历史新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亿元,年均增长10.1%,比“九五”末增加4亿元;一般财政收入1.36亿元,剔除不可比因素,年均增长10.0%;农民人均纯收入1810元,年均增加85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4亿元,比“九五”末净增11.2亿元。以上各主要经济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十五”目标任务。2、产业结构有所优化,经济运行质量提高。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调优。规模企业不断壮大,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九五”

3、末的20家增加到32家,2005年规模工业总产值由“九五”末的9.130亿元增加到16亿元。工业技改力度明显加大,精科、利达、卫康、奥津、华林等外资投入,为工业经济运行增添了活力。全力、八一、华业、天元、美妮等一批骨干企业态势良好。天柱山知名度提高,旅游经济增势强劲,天柱山游客、旅游总收入分别由“九五”末的65万人次、8000万元发展到2005年的98万人次、2.8亿元。天柱山成功申报了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天柱山旅游已成为县域经济支柱之一。农业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粮、油、茶、桑等优质品种率达90%以上。农

4、业市场化程度提高,全县农业合作社组织40余个,特色农业经营大户近千家,瓜蒌、食用菌、珍禽养殖等特色产品技术开发与推广较快,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总收入比“九五”末提高一倍以上,农民人均收入增长40%。砂石资源有序开发利用,年均销量管理黄砂75万吨、创收1425万元。3、重点项目建设进展加快,基础设施面貌改善。通过抓投资、促项目,沪蓉高速公路潜山段、车野路、高界线公路拓改,西河大桥、东门桥、县城路网改造、开发区起步区3.2km2“七通一平”、县城5万吨水厂改扩建、城乡供电网改造、天柱山旅游基础设施、皖西南农业综合开发、黄铺国家粮食

5、储备库、王河泵站、世行二期加灌、农村饮水、水土保持、教育危房改造、公检法司业务用房、卫生“两个体系”建设、经济林建设、县乡村道路建设、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一大批重点基础建设项目基本建成;县城建成区面积净增4.2km2,城镇化水平由“九五”末的30%增加到35.9%,供水能力由“九五”末0.5万吨/日增加到2.5万吨/日;全县用电量由“30九五”末的7480万度提高到12678万度。源潭、余井、槎水、黄铺、王河、水吼、官庄、油坝等集镇建设初具规模。县乡村三级交通条件大为改观,基本实现县乡通达与村村通公路。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增强,四条

6、大河干堤得以加固,万亩灌区配套条件得以改善。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五年累计吸引境外资金763.63万美元,县外境内资金12.93亿元人民币。4、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生态潜山”工程开始启动,全县13个生态村初具雏型,森林植被与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劳动力培训和劳务输出工作加强。土地保护与整理进展顺利。人口数量得到控制、素质得到提高。教育“两基”成果巩固,争创“示范”收到成效,野寨中学通过省级示范中学和绿色学校验收。完成科技示范和推广项目53个,自主开发专利产品57项。财政支农力度加大,5

7、年共向农民发放补助资金15247万元。文化、体育、卫生、广播电视设施开始完善,县医院住院大楼等利民工程建成运行,县体育中心也在进一步建设之中。二、“十一五”发展环境分析1、“十一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良好机遇和有利条件。国际国内宏观环境有利。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和平仍是国际政治主题。国内经济正处在新一轮增长期的上升期,长三角等近邻区域经济辐射功能增强,沿海地区生产要素的流动与产业转移“退沿进中”态势明显;中央与省委分别全面实施“30中部崛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东向发展”战略,安庆市将潜山列为县域经济发展第一方阵,资金

8、、政策、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我县获得支持的机会增多。自我发展基础环境有利。“十五”目标的基本实现与党的建设加强,奠定了加快发展的基础。乡(镇)村行政区划调整的顺利完成,促动了全县上下发展意识的增强;以两高速、两国道、合九铁路和天柱山机场为框架的立体交通网络的构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