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友渔《自由的言说》书评

徐友渔《自由的言说》书评

ID:12627508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8

徐友渔《自由的言说》书评_第1页
徐友渔《自由的言说》书评_第2页
徐友渔《自由的言说》书评_第3页
徐友渔《自由的言说》书评_第4页
资源描述:

《徐友渔《自由的言说》书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徐友渔《自由的言说》之阐释自由主义书评提起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我们总能想到诸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民族主义、新老左派、民族社会主义、自由主义、新儒家等字眼,但在这些思潮当中,最具有广泛影响的应该是自由主义,如我们常说或听说的人身自由、言论自由等。而自由主义思想者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我认为非徐友渔莫属,其代表作《自由的言说》集中体现了他关于自由主义的论点。一、《自由的言说》简要介绍(一)上篇——我的造反生涯作者介绍父亲经历复杂,性情孤傲暴躁。父亲早年辉煌而后来暗淡致使其心理极不平衡,忍受不了失意,被冷落被歧视经常拿作者出气,作者很少感到委屈,但表现却为憎恨、反抗甚至离家出走,以父亲的后悔、

2、嚎啕大哭、痛骂自己为自己心理的满足寻找安慰。因此从小产生了理解弱小者在走投无路时,特别是在事关荣誉尊严或信任的时候以命相抗、以死相逼的的举动。而母亲温柔娴淑,有隐忍精神。受父母不同性格的影响,作者形成外表绅士,内心激烈的性格。家庭的知识教养使其从小就有种精神优越感,但在文革期间,病态的社会现实,残酷的阶级斗争,他被打入“被改造”队伍,这期间精神备受摧残。人们扭曲的社会心理驱使着他们做出疯狂的举动,他随波逐流的同时却未忘记精神追求投身于哲学海洋以寻求精神快感。也亲历过造反、武斗和闹革命,后值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他随其他广大青年被下放到农村,经历了刻骨铭心的“忆苦思甜”再教育及种种摧残性的重体力

3、劳动,目睹了文革期间乡下知情、农民变态扭曲的心理现实,在日子单调无望的情况下,他继续将精神寄托在哲学上,大规模阅读西方哲学,用阅读来抗拒粗陋的生活与不知不觉的堕落,在精神乐园里找到了宁静的欢乐。此后牛津大学哲学学习,该国家社会风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其思想观。回国后面对国内思想文化格局的巨变,从事学术研究的他一直坚持着文化与价值多元的社会文化立场,面对新出现的自由民主主义思潮遭到批判与质疑的思想角力,他全力以赴捍卫五四的启蒙传统和八十年代的新启蒙运动。他对自由主义的捍卫与追求与他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有关,他自己也说双方观点的对立与个人经验有关。在中国,理性随时可以离失,科学还需努力坚持和推行,

4、民主是一个尚待实现的梦,因此,启蒙是数代知识分子努力的方向。(二)中篇——反思和研究这部分作者主要分析文革的起因,以及不同阶层都起来造反的动机,认为当时无论是红卫兵还是社会阶层广大群众异乎寻常的言论和行为,不仅与民族气质,文化传统有关,还是那个时代时代教育和意识形态灌输的产物。中国60年代的教育和意识形态灌输,某种程度上归结于对年轻人的一种特殊形态的马列主义,即晚期毛泽东思想,实质是一种极左的思想。西方思想的传入,与国内占据主导地位的主流思想相碰撞,但在那时并没有激起几朵自由主义的浪花。国人对这种混合的思想不加分辨,再加上“两个凡是”的思想鼓动,“造反有理”等口号的动员,中国大地弥漫着蒙昧

5、无知和野蛮的行径。对比“文革”与“五四”的主导思想和基本精神,尽管五四倡导“四大”(即大鸣、大纲、大字报、大辩论的言论自由)精神,但其实质是对“五四”个性自由、民主、平等、科学等启蒙精神的反动,从激进主义和反激进主义观点探讨研究文革是不是一场真正的革命。(三)下篇——自由主义的言说下篇着重论述作者本人对自由主义的观点,同时也对比80、90年代各自思想文化特点,对90年代的思想文化现状提出看法。一条总结性的结论是90年代中国社会思潮的特征是民间、多元性和非形而上学化。用作者的话说,90年代的思想,套用一句传统的俗话就是说,从个体性偏向社会性,从“内圣”转移到“外王”。他归纳并阐释了90年代的

6、几种社会思潮,如文化民族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左派和自由主义,并从多种视角对其产生、理论观点和不足进行了一一的论述。文化民族主义主张西方文明目前正面临不可解脱的精神和文化危机,只有东方文化(实际指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把世界从这种危机中解脱出来,是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最优越,过于注重民族主义的表现;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本身,以及孕育、支撑现代性的思想观念进行质疑和攻击,主张诸如“历史”、“进步”、“真理”等都是启蒙知识分子编造出来的神话,应以消解。其有悖常理的主张遭到了知识界的抵制;新左派主张抵制中国当前以市场化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鼓吹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喊出“制度创新”、“第二次思想解放”等口号,

7、作者认为这些观点空洞而无内涵,他们不是在创新而是在招魂,是粗暴地触动民族的创痛。而自由主义,是在人们越来越深入认识到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被重新提出的背景下逐渐进入中国思想文化话语空间的。它与90年代后期社会思想观念的转变,人们对自由这一精神理念的追求遥相呼应,可以说是顺应时代的潮流等等。一、《自由的言说》之自由主义评价之所以选取此书作为知识学界对自由主义思想主张的代表作,我认为此书是作者关于自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