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法学讲义..

环境与资源法学讲义..

ID:12629754

大小:2.06 MB

页数:371页

时间:2018-07-18

环境与资源法学讲义.._第1页
环境与资源法学讲义.._第2页
环境与资源法学讲义.._第3页
环境与资源法学讲义.._第4页
环境与资源法学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与资源法学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环境法规及监理讲义开课学院: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讲教师:宁寻安副教授编写时间:2008年2月I前言环境法规及监理EnvironmentalLaw&Supervision课程编号:适用专业: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学时数:26学分数:1.5执笔者:宁寻安编写日期:2008年2月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是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国内外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中国环境污染防治法;中国自然资源与生态保护法;中国环境法的法律责任确定;中国环境法的实施;区域环境保护法及国际环境法等内

2、容。为学生今后进入社会从事环境保护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法律知识基础。二、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1]张梓太、吴卫星编,环境与资源法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著,陆新元,王世庆主编,《环境监察》,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3]汪劲,《中国环境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编,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三、考试考试采用闭卷形式。闭卷部分的试题包括基本概念,法律法规内容,案例分

3、析。题型采用名词解释、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简答分析等方式。考试时间为最后一次上课时间。总评成绩:课外作业,平时测验30%;期末闭卷考试占70%。I第一章环境保护概述计划课时:2小时。本章主要内容为:环境、环境问题、导致环境问题的各种根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了解环境、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理解为什么人类要选择可持续发展模式。掌握导致环境问题的各种根源:哲学根源、宗教根源、伦理学根源、技术根源、经济根源。课外学习: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的环境保护。1.1基本概念(1)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确各种天然的

4、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采用概括性、列举性对该概念进行解释。(2)自然资源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都称为自然资源。(3)环境问题从广义上讲,是指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从狭义上讲,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第一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第二环境问题:

5、次生环境问题(4)环境问题的成因早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人为破坏所造成的。I例如为了获得耕地面积,大片森林被砍伐,由于森林的蓄水功能被破坏,进而造成洪涝灾害。而到了18世纪工业革命及其以后的环境问题,则主要是由于工业化、城市化、人口膨胀(1600年为10亿、1900年20亿、1950年30亿、1999年1月15日,世界人口达到60亿)、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科学技术的滥用(核爆炸、农药)所造成的。可以这样说,今天在国际上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完全是人类在过去几个世纪的行为所积累的结果。(5)环境问题的性质①具有不可

6、根除性和不断发展的属性;②范围广泛而前面,存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③对人类行为具有反馈作用,使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1.2环境问题的实质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一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是人类自然而自觉的建设人类文明的问题。当我们使用资源时忽视或低估环境破坏给社会造成的代价时,就会出现环境退化。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市场的缺陷:即市场不能够精确地反映环境的社会价值第一、由于很难区分和履行对环境(如大气质量)的所有权及其使用权,所以不存在环境(质量)的市场。因此产品的价格不能体现污染物的有

7、害影响,结果导致大量污染产生。第二、一种资源的某些用途(如热带雨林的树木)能够出售,而其它用途(如制造氧气,涵养水土、调节气候)却不能,因此资源中不能出售的那部分用途被忽视,从而导致资源被过度利用。第三、对资源的开放式管理方式促使它们可为所有人开发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资源的环境效益并不能被使用者所认识,结果导致资源被过度开发。如南沙海域的渔业资源的开发。第四、个人或团体对使环境免遭破坏的低成本方法和技术缺乏了解。I而且这些技术大多掌握在发达国家的私人公司手中,如果没有相应的利益,他们是不会主动提供有利于环境的信息。(2)

8、政策的失误政府的行为有时鼓励低效能,而这些低效能反过来又会引起环境的破坏。例如我们国家长期以来对伐木和开发牧场实行补贴,公共排污不承担责任(污水、垃圾排放不收费)。(3)人口的增长和迁移人口数量的增长以及城市人口的增加。1.3环境问题的根源(1)哲学根源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西方世界主体与客体分开的哲学传统有密切的关系。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