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漫的点地梅教学设计

烂漫的点地梅教学设计

ID:12636299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8

烂漫的点地梅教学设计_第1页
烂漫的点地梅教学设计_第2页
烂漫的点地梅教学设计_第3页
烂漫的点地梅教学设计_第4页
烂漫的点地梅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烂漫的点地梅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9.烂漫的点地梅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作者给我们描绘的点地梅生长在雪域高原瘠薄的土地上,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开着美如蓝天白云的花朵。它平凡,在藏东南的河谷滩地或高山草地上随处可见;它伟大,在天寒缺氧、冻土封固的雪域高原上,只要有一点瘠薄的土壤就顽强地生长,向人们奉献出灿烂如云霞的花朵。同样的,高原筑路兵是平凡的,他们只是青藏铁路十万建设者中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但他们又是伟大的,他们在雪域高原上艰苦奋战,创下了一个又一个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燃烧起了祖国繁荣富强的希望之光。作

2、者正是抓住了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内在品质的相通之处,借点地梅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无私奉献的精神来赞扬高原筑路兵在极端恶劣的高原环境艰苦奋战、勇于奉献的精神。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领悟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3.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教学重难点: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领悟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教师:搜

3、集有关点地梅的生长习性以及青藏铁路的有关资料学生:搜集有关青藏高原恶劣环境和青藏铁路建设的资料。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5分)1.播放视频《青藏高原》,导入新课。教师:你们也搜集了有关青藏高原的资料。那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所知道的青藏高原是怎样的?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却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植物——点地梅。(出示课件一大片点地梅的图,)这就是点地梅。它主要分布在北极高寒地区和西藏海拔4200米以上的地方。今天,我们就要一起走进青藏高原,走进这一丛丛—

4、—学生齐读课题《烂漫的点地梅》。理解“烂漫”。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感知大意(15分)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标出生字新词;不理解的词可以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自己解决不了的可提出来请教老师或同学。2、读准字音(指名读)(也可以把这些重点字的强化放在合探环节,随解读课文交流体会时随机解决,不专项设计)指名说说你学会了哪些字词。强调字音:域盎叩姗撩炽娩字形:域姗陲娩理解词语: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卉艳丽、好看。盎然: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枯槁:草木干枯。

5、姗姗而来:形容来得很晚。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福祸未卜:福祸不能预料,不可预知。3.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学生是否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三、再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10分)1、从题目看这是一篇写物的文章,课文仅仅是写点地梅这种花吗?请同学们再次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不仅写了点地梅,还写了高原筑路兵。2.文章中的哪一句话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点地梅和筑路兵的感情?“我喜欢唐古拉山顽强而美丽的点地梅,我更喜欢像点地梅一样可亲可敬的

6、高原筑路兵”。读了这句话,你的脑海中闪现出什么小问号?(1)、课文怎样表现点地梅的顽强和美丽?(2)、课文写了高原筑路兵的哪些事?(3)、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有哪些共同之处?四、熟读课文(10分钟)1、熟读课文,把自己喜爱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读出感情。2、找出给你印象深刻的句子读一读,多读两遍。第二课时一、设疑自探(10分钟)1、温故导入,梳理问题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了解了文章的大意,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主要讲什么?指名回答2、师: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没有解决的问题?(学生口述,教

7、师归纳出示)(1)、课文怎样表现点地梅的顽强和美丽?(2)、课文写了高原筑路兵的哪些事?(3)、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有哪些共同之处?3、提示引路,自读探究:(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上的问题,画出相关语句,并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出批注。(2)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注意关注学困生有效学习。二、解疑合探(20分钟)(一)教师组织课堂交流,体会点地梅的顽强和美丽。1、指名说说描写点地梅的语句,并说说点地梅是一种怎样的花。教师在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对课文第3段和第13段中描写点地梅“顽强”和“美丽”两大特点

8、的语句进行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 ①“它的根扎得很深,枝蔓却细小而矮,一丛一丛地几乎贴着地皮,一团团地拥抱着土地。”“啊!那棵植物居然活了,长出了一片片泛绿带黄的叶子。”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第1、2段对唐古拉山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加深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和感受,从而体会到点地梅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指导有感情朗读。②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3段,对重点语句进行反复品读,边读边展开想象,感受点地梅的美丽,深切体会作者对点地梅由衷的热爱与赞美。师范读,指名读,齐读。教师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