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自我保健按摩及其研究意义

中医自我保健按摩及其研究意义

ID:12644108

大小:4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8

中医自我保健按摩及其研究意义_第1页
中医自我保健按摩及其研究意义_第2页
中医自我保健按摩及其研究意义_第3页
中医自我保健按摩及其研究意义_第4页
中医自我保健按摩及其研究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自我保健按摩及其研究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自我保健按摩及其研究意义保健按摩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属于自然疗法,物理疗法。是中老年人最佳保健方法,有床上八段锦之美称;是亚健康状态防治的重要手段;着重于临床实践,具有实用价值。掌握好该门技术,既可充实于己,也可受益于人。 u自我保健按摩的定义、作用和操作要求;u自我保健按摩的常用穴位;u常用的自我保健按摩手法;u常见病的自我保健按摩方法;u自我保健按摩的研究意义。一、概述1、定义:自我保健是自我运用一定的手法,又在自己身体上的某些部位和穴位予以按摩,以达到保健强身、防治疾病、延年益寿之目的。自我保健按摩手法

2、有简便易学,安全有效等优点,适合各年龄层次的人进行保健及防病治疗,对慢性病患者和中老年人尤为适宜。《遵生八笺》说:“人身流畅,气之所通,气流则形和,气塞则形病……故延年却病,以按摩导引为先。”2、作用:①消除疲劳、振奋精神。如浴面、按揉太阳、擦风池能使头脑清醒,精神爽快;按揉神门,擦热涌泉、肾俞等可防治失眠。②提高抗病能力。推鼻旁、摩面、擦风池、擦四肢等能防止并可治疗感冒。③增强肌力、滑利关节。按肩髃、肩井、天宗等穴并活动肩关节,可防治肩周炎等肩部疾患。④促进血液循环。按揉内关可缓胸闷、心悸等;头面部、四肢部操作能

3、有效地改善大脑和四肢的血液循环等。⑤调节胃肠道功能。按揉足三里、摩腹、能改善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从而调整消化机能,防治消化系统疾病。63、操作要求:①自我按摩前,应洗净双手,宽衣解戴,打开窗户,注意空气流通等,做好按摩前的准备工作。②先静坐3分钟,排除杂念,思想集中,全身放松,然后意气相随,与按摩手法相结合,进行自然按摩。③尽量做到动作协调,手法柔和,用力均匀,快慢一致,并应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④选择自我按摩的时间,可以在睡前或起床后,或其它时间均可,并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⑤每个部位或穴位所进行的按摩时

4、间大约3~5分钟,或以局部微热皮肤发红为准。按揉足三里等穴位,达到酸胀、串麻等“得气”感为度。二、常用穴位及取穴法1、迎香:两鼻翼旁开0.5寸,鼻唇沟中。2、太阳:在两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3、颊车: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当用力咬牙时,咬肌隆起处。4、听宫:张口时,耳屏前正中凹陷处,下颌关节后方。5、风池:俯头,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为风府穴,两侧斜方肌外缘凹陷中取风池穴。6、膻中: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7、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8、中脘:脐上4寸。9、关元:脐下3寸。10、足

5、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约一横指处。11、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12、涌泉:足底心,前正中凹陷中。三、自我按摩手法1、浴面法先将双手搓热后,两手掌由鼻翼旁迎香穴按摩至双眼睛明穴,再上擦至印堂穴、往后按摩至两额太阳穴,过两耳前下擦回到鼻翼。如此上下左右按摩,有提神醒脑,提高学习、工作效率的作用。2、按揉面部穴位法以双手中指或食指螺纹面,分别吸定在两侧穴位上,作小幅度的环旋揉动,使着力部位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作反复不间断的,有节律的轻柔缓和的回旋揉动。6同时按揉双侧穴位,可从迎香穴开始,依次是睛明、

6、攒竹、太阳、听宫、颊车、地仓等,每穴按揉10~20次,有提神醒脑、防治感冒和面部五官疾病的作用。3、梳头法先用双手指端轻击头部1分钟,再以手代梳,将两手指插入头发梳理30~60次,有促进头发生长,防治头发早白、脱落和健脑作用。4、振耳法以两掌心按耳,一紧一松地按压,借助空气震动耳膜,本人可感到“嗡嗡”声响,反复按耳30次,再堵耳片刻,突然松开。有健脑益智,聪耳明目作用。可防治耳鸣、耳聋、神经衰弱、健忘等。5、擦风池法将双手搓热后,俯头,将双手置于颈项部风池、风府穴处,来回擦动30次。有提神醒脑、防治感冒、头痛及颈椎

7、病的作用。6、揉膻中法先以左手掌根贴于膻中穴位上,逆时针方向揉30次;再换右手顺时针揉30次。有宽胸理气,防治胸闷、胸痛、心悸、噎膈、呕吐、咳嗽、气喘等作用。7、摩腹法以单掌或叠掌摩脘腹,以中脘为中心,作顺时针环形有节律的抚摩30~60次,至温热为宜,有健脾和胃的作用。特别适合于老年人及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8、揉关元法先把左手掌置于右手掌下,掌根紧贴于关元穴位上,逆时针方向揉30~60次。再换右手紧贴于关元穴,顺时针方向揉30~60次。揉至有热感时效果佳。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可治疗遗尿、小便多、遗精、阳萎

8、等。9、擦肾俞法两手掌紧按两侧腰部肾俞穴位置,由上而下擦至腰骶部,反复擦至有温热感即可。有壮腰固肾作用,可治疗腰痛、夜尿多等症。10、按揉足三里法两手掌心按于膝关节膑骨,中指所指处为足三里穴。两手拇指分别按同側穴位,其余四指附于小腿后侧,向外按揉30次左右。足三里为保健要穴,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还可治疗痿证、痹证、痛证等。611、擦手脚法按经络走向规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