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文言虚词复习

重点文言虚词复习

ID:12652769

大小:7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8

重点文言虚词复习_第1页
重点文言虚词复习_第2页
重点文言虚词复习_第3页
重点文言虚词复习_第4页
重点文言虚词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点文言虚词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重点文言虚词复习一、【之】1.代词⑴人称代词①第三人称——可代人、事、物,译为:“他(们)”、“它(们)”。例:A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B子孙视之不甚惜。(《六国论》)C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②第一人称(较少见),译为:“我”。例:A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B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信陵君窃符救赵》)⑵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种)、这样、这些”。例: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D之二

2、虫又何知。(《逍遥游》)2.助词⑴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译为:“的”。例:A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B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谏太宗十思疏》)⑵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例: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逍遥游》)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⑶宾语前置标志,不译。例: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B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⑷表明定语后置,不译。例: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B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3、(《屈原列传》)⑸音节助词,不译。例: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3.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译为:“到、往”。例:A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五人墓碑记》)B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兰亭集序》)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二、【为】1.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翻译比较灵活,如:⑴做、作例:A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⑵治、治理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⑶担任、充当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9⑷变

4、为、变作例: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逍遥游》)⑸当作、作为例: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⑹以为、认为例: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⑺叫做、称为例: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逍遥游》)⑻是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⑼成为例: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⑽参与例: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⑾演奏例: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关于“以为”、“以……为”:在古汉语中,“以为”一般是两个词,是“以之为”,即“把……当作/做……”的意思(也有例外)。

5、现代汉语“以为”是一个词,即“认为”。以下可自测。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②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劝学》)③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过秦论》)④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兰亭集序》)2、介词⑴介绍涉及的对象,译为:“替、给”。例:A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行》)B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⑵表原因译为:“因为、因此”。例: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孟子》)⑶表目的译为:“为了”。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货殖列传序》)⑷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

6、“为所”)译为:“被”。例:A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高祖本纪》)B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⑸“对,向”。例: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3.助词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例: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廉颇蔺相如列传》)B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C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4.连词表假设(较少见)译为:如、如果例:秦为知之,必不救也。(《战国策•秦策》)三、【焉】1、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7、例如:于是余又叹焉。(《游褒禅山记》)于是我对此有许多感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堆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出现,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到来,积累善行善事形成高尚的品德,那么智慧就会自然而然地获得,圣人的思想也会具备了。2、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例如: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9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又有什么益处呢?焉有仁人在位,网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哪里有仁爱的国君在位却可以干出陷害老百姓的勾当?3、作疑问代词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况且将土石放置在什么地方?焉用亡郑以陪邻?(《烛

8、之武退秦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