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美学的几个关键点

康德美学的几个关键点

ID:12661363

大小:75.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18

康德美学的几个关键点_第1页
康德美学的几个关键点_第2页
康德美学的几个关键点_第3页
康德美学的几个关键点_第4页
康德美学的几个关键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康德美学的几个关键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康德美学的几个关键词(审美判断力部分)对于初涉康德美学的人来说,我认为要理解康德的美学思想,应该从以下关键词的理解开始。知性和理性先验原则想象力审美判断无概念的普遍有效性共同感纯粹美崇高美美感二律背反美的艺术天才和灵感一知性和理性在哲学的一般领地中,康德指出:通过自然概念的立法是由知性进行的并且是理论上的。通过自由概念的立法是由理性造成的并且只是实践性的,不过只有在实践中理性才是立法性的。(第8页)高层能力系统表内心的全部能力诸认识能力诸先天原则应用范围认识能力知性合规律性自然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判断

2、力判断力合目的性艺术欲求能力理性终极目的自由从上可知,康德的知性是获得知识理论的一种凭借方式,也可以说是一种知识,理论知识的获得是凭借书本知识,而不是实践。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知性在此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他是一种从知识到知识的认识,从理论到理论的深化,而与人的实践脱离。理性,指的是实践理性,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发挥作用,指导人的实践道德和自由意志,与《纯粹理性批判》的理性区别开来,《纯粹理性批判》的理性和知性的含义相同,是人的知识认识能力。朱光潜认为《纯粹理性批判》是研究形而上学的知识,我一直认

3、为学术上的形而上学(不是马克思的静止、片面、绝对形而上学)指的是对终极世界的探求,是人的道德精神方面的,只可体会,不可认识的,研究的是宇宙的无限,从而感知人自身的有限性。怎么解释,是我认识的错误吗?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在他的三大批判之中,第一部《纯粹理性批判》,实际上就是一般所谓哲学或形而上学,专研究知的功能,推求人类知识在什么条件之下才是可能的;第二部《实践理性批判》,实际上就是一般所谓伦理学,专研究意志的功能,研究人凭什么最高原则去指导道德行为。第三部《判断力批判》,前半实际上就是一般所谓美学

4、,后半是目的论,专研究情感(快感或不快感)的功能,寻求人心在什么条件之下才感觉事物美(美学)和完善(目的论)。这三大批判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第345页)梯利的《西方哲学史》:知性论:知性不能独自直观或知觉任何事物,感觉不能独自思维任何事物。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可能有知识。关于感性规律的科学,被称之为感性论,关于知性规律的科学,被称之为逻辑。知性思考或连结或联系知觉,具有不同的形式,这种形式是先验的,而不是来自于经验的,所以被称之为知性的纯粹概念或范畴。知性表现与判断中,实际上,知性就是

5、判断力,思维就是判断。(442页)从西方哲学史可知,知性往往和感性结合在一起,知性与逻辑判断紧密相连。那么理性经常和伦理道德相联系,就是康德说的实践理性。康德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有三个层次,感性,知性和理性,康德的知性概念相当于我们马克思认识论中的理性。而康德的理性则是伦理理性。二先验原则康德说:一个先验的原则,就是通过它而使人考虑到这种先天普遍条件的原则,惟有在此条件下诸物才能够成为我们知识的一般客体。反之,一个原则如果让人考虑的是这种先天条件,惟有在此条件下所有必须经验性地给出其概念的客体都能先天的

6、进一步的得到规定,它就叫形而上学的原则。所以,物体作为实体和作为变化的实体,他们的认识原则如果表达的是“他们的变化必定有一个原因”的话,那就是先验的;如果这原则表达的是“他们的变化必定有一个外部原因”的话,那他就是形而上学的:因为在前一种情况下物体只能通过本体论的谓词(纯知性概念)。例如作为实体来思考,以便先天地认识这个命题,但在后一种情况下一个物体的经验性的概念(作为一个空间运动的东西)必须成为这个命题的基础,但是这样一来,后面这个谓词(只有外部原因而来的运动)应归于物体,这一点可以完全的看出来。

7、(《判断力批判》16)康德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基础上的,因为他的三个批判都建立在“先天经验”之上,“先天经验”是康德假设的一个存在,是至善、至美、至真的一个“物自体”,不可认识,只可信仰。先验原则就是假设一个先天存在,用这个先天存在来指导我们在认识,情感和理性领域的活动。正如朱光潜所言:而三大批判最后都还建立在假设上,《纯粹理性批判》建立在“物自体”的假设上,《实践理性批判》建立在“神、灵魂不朽和意志自由”的假设上,《判断力批判》建立在“共同感觉力”和“目的”的假设上,而整个体系

8、则建立在一条中世纪流传下来的神学教条上,即精神界与自然界的各自的秩序和彼此之间的由于神意安排所见出的目的性。(《.西方美学史》346)康德的“先验的原则”相当于柏拉图的“理念”(至美)和中世纪美学的“神”(至美)。先验原则如何在三大批判中发挥作用呢?拿《判断力批判》来说,在这里的先验原则是审美判断力,是一种建立在共同感觉力上的原则,不凭借概念具有普遍可传达性,人们正是遵循着这样的先验原则来对一个事物的美作出鉴定的。三想象力康德的想象力主要《美的分析》和《崇高的分析》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