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七上蒙娜丽莎微笑揭秘同步练习

鄂教版语文七上蒙娜丽莎微笑揭秘同步练习

ID:12666672

大小:6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8

鄂教版语文七上蒙娜丽莎微笑揭秘同步练习_第1页
鄂教版语文七上蒙娜丽莎微笑揭秘同步练习_第2页
鄂教版语文七上蒙娜丽莎微笑揭秘同步练习_第3页
鄂教版语文七上蒙娜丽莎微笑揭秘同步练习_第4页
鄂教版语文七上蒙娜丽莎微笑揭秘同步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鄂教版语文七上蒙娜丽莎微笑揭秘同步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蒙娜丽莎微笑揭秘第一部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倩(  )影  拊(  )掌  xiˆ(  )渎  模(  )仿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正是这种扑朔迷离的朦胧美使人陶醉在美妙的艺术胜境中。扑朔迷离:⑵艺术之魅力竟至于此,可叹为观止矣。叹为观止:⑶达•芬奇在天之灵闻之,当跌足长叹曰:焚琴煮鹤,莫此为甚!焚琴煮鹤:⑷如今蒙娜丽莎微笑之谜揭开了,达•芬奇在天之灵当拊掌赞之。拊掌:3、《蒙娜丽莎》是国艺术大师的名画。4、按原文填空。⑴正是这种(     )的朦胧美使人陶醉在美妙的艺术胜境中,(     ),浑然忘我。⑵艺术之魅力竟至于此,可(     )矣。5

2、、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之处在于什么?6、列文斯通对蒙娜丽莎微笑是如何解释的?第二部分:(一)至此,有人会说:“让蒙娜丽莎微笑的朦胧美和神秘美流传百世不是更好吗?为什么非得要去解密呢?科学家真是无事忙。就算你解对了,将旷世奇美归结成眼球的转动、视线的游移、脑电波的闪烁,还有什么电脑图像处理等等,以这些世俗之物来亵渎艺术大师之杰作,岂不大煞风景?达•芬奇在天之灵闻之,当跌足长叹曰:焚琴煮鹤,莫此为甚!”另一些人会说:“达•芬奇乃文艺复兴之旷世奇才,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他特别是对物理学、生理学和医学感兴趣,研究人体颇有心得,作出过许多贡献。如今蒙娜丽莎微笑之谜揭开了,达•芬奇

3、在天之灵当拊掌赞之曰:后生可畏,深得吾心!”孰是孰非?惟有去问达•芬奇本人了。无奈“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一班后生在揣摩。7、文段有哪两种不同的看法?对此你是怎么看的?8、文段使用了一些文言句子,试举一例。并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9、“无奈‘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一班后生在揣摩”一句中引号作用为,单引号里的内容出自      朝诗人崔颢的。10、“以这些世俗之物来亵渎艺术大师之杰作,岂不大煞风景了?”这句的修辞为,把它改为陈述句为。这样改好吗,为什么?(二)军衣纽扣失踪之谜1867年冬,俄国彼得堡军需部开仓库发放冬装。奇怪的是,这次发放的军大衣全都没有扣子,官兵们对

4、此十分不满,此事一直闹到沙皇那里。沙皇听了大臣的报告,大发雷霆,要严厉处罚负责监制军装的官吏。军需大臣恳求宽限几天,以便对此事进行调查。这位大臣到军装仓库查看,他翻遍了整个仓库,竟没有一件大衣上有扣子。负责仓库保管的军官和士兵们都说,这些军装入库时,都钉有扣子,扣子是不可能丢的。那么,这数以万计的扣子究竟哪里去了呢?军需大臣请了一位科学家来破这个案。当科学家得知这些军装上的扣子全是用金属锡制造的时候,他沉思一会说:“扣子失踪的原因,。”但在现场的所有军官都不相信科学家的这个解释。于是,科学家拿了一把锡壶放到花园的一个石凳子上。几天以后,科学家请大臣等一起到花园去看,“锡壶

5、”仍放在原处,看上去和原来没有什么两样,当他们上前用手指一碰时,奇迹发生了,锡壶变成了粉末。他们看得目瞪口呆,忙问科学家这是怎么一回事?原来,锡具有两种不同的物理性质。当环境温度在-13.2℃以下时,其结构改变,体积增加20%左右,锡就变成了一种灰色粉末;到了-33℃时,这种变化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那年冬天,俄国彼得堡地区的气温下降到-33℃以下,所以银光闪闪的锡扣不见了,只有在钉纽扣的地方留下一小撮灰色的粉末。无独有偶。一些多次去南极探险的科学家们曾找到了一些若干年前在南极牺牲的探险家们的尸体。他们是被暴风雪困在帐篷里冻饿交加而死的,奇怪的是帐篷里有充足的食物,只是装燃

6、料的油桶是空的。科学家们经过仔细查看后发现,这些油桶是用锡焊接的,在低温下,锡变成了粉末,使燃油全部漏光。当疲惫不堪的探险队员回到基地帐篷中时,因为没有燃料取暖,而食物又冻得像岩石般坚硬,在这种情况下,探险家们也只能无可奈何地坐在那里等待生命最后时刻的到来了。11.根据后文内容,在第三段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12.用简洁语言概括“若干年前”“探险家们”“在南极牺牲”的原因。13.说明文中的记叙不同于记叙文中的记叙,它一般采用概述的方式,而本文中的故事却叙述得很详细,这是为什么?14.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由于条件、环境的变化,也会经常发生一些诸如“军衣钮扣失踪”之类(或类似、

7、近似)的事件,你能举出一两例吗?15.请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A、文中集中介绍科学道理的段落是第四段,它通过介绍锡的不同的物理性质,具体阐释了军衣纽扣失踪之谜。B、文中第五段再举探险家们在南极牺牲的事例,使所介绍的科学道理更明确、更具体,也更能吸引读者进行阅读。C.科学家帮助军需大臣破了纽扣失踪之案,免去了监制军装的官吏的“罪行”,从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出科学的威力和重要。D.本文写作目的是解说锡在低温下变成灰色粉末的科学道理,而行文却主要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且标题定作“军衣钮扣失踪之谜”,因此本文在写作上漏洞较多,应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