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师基础知识(答案版)

人力资源师基础知识(答案版)

ID:12691505

大小:6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8

人力资源师基础知识(答案版)_第1页
人力资源师基础知识(答案版)_第2页
人力资源师基础知识(答案版)_第3页
人力资源师基础知识(答案版)_第4页
人力资源师基础知识(答案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师基础知识(答案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部分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劳动经济学一单项选择题1实证研究方法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的问题A是什么B怎么样C应该是什么D本质2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测度()程度的指标A人口密度B社会劳动强度C人口参与社会劳动D参加工作人口比例3劳动力供给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A劳动力供给B劳动力需求C劳动力供给量D劳动力需求量4供给富有弹性表示为()AEs﹤0BEs﹥0CEs﹤1DEs﹥15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AEs﹥1BEs﹤1CEs﹥2DEs﹤06供给缺乏弹性

2、表示为()AEs﹤0BEs﹥2CEs﹤1DEs﹥17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AEs﹥1BEs﹤1CEs﹥0DEs﹤08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Es表示为()A(△S/S)/(△W/W)B(△W/W)/(△S/S)C(△W/S)/(△S/W)D(△S/W)/(△W/S)9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Ed表示为()A(△W/△D)/(W/D)B(△D/△W)/(D/W)C(△W/W)/(△D/D)D(△D/D)/(△W/W)10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

3、的反应程度A劳动力需求B劳动力供给C劳动力需求量D劳动力供给量11需求富有弹性表示为()AEd﹥0BEd﹤0CEd﹥1DEd﹤112需求缺乏弹性表示为()AEd﹥2BEd﹤2CEd﹥1DEd﹤113对于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AEd﹥0BEd﹤0CEd﹥1DEd﹤114对于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AEd﹥2BEd﹤2CEd﹥1DEd﹤115边际产量MP用公式表示为()A△L/△QB△Q/△LCQ/LDL/Q16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

4、,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的第一阶段,判断正确的时()AAP递减BAP递增CMP递减DMP为负值17AP与MP的交点为()的最大值A总产量TPB平均产量APC边际产量MPD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MRP18当()时,总产量取得最大值AAP=0BMP=0CAP﹥MPDAP﹤MP19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是()AMRP=VMPBMRP=MPCVMP=MPDMP=MC20局部均衡分析法的代表人物是()A亚当·斯密B希克斯C马歇尔D瓦尔拉21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A亚当·斯密B

5、希克斯C马歇尔D瓦尔拉22均衡价格论是由()提出的A马歇尔B希克斯C亚当·斯密D瓦尔拉23实际工资计算公式是()A货币工资/价格B货币工资/价格指数C货币工资×价格D货币工资×价格指数24总供给等于()之和A消费+储蓄B投资+储蓄C投资+收入D消费+收入25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力供求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称为()A摩擦性失业B技术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26失业率用公式表示为()A失业人数/就业人数B失业人数/人口总数C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D就业人数/失业人数27下列定义判断错误的是(

6、)A最低工资又称最低工资率是指国家依法规定的单位劳动时间的最低工资数额B最长劳动时间标准包括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工时制度,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加点)的条件及最高限额,休息休假制度等C工会在其发展中承担着多重功能,最基本的是与雇主或雇主组织进行集体谈判,参与决定基本劳动条件,并对各项劳动条件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D最低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28()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

7、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金融政策D收入政策29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是()A国民收入B基尼系数C人均GDPD需求弹性30从世界各国来看,基尼系数()时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A大于0.2B小于0.2C大于0.4D小于011二多项选择题1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时()A劳动力市场现象B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C劳动力市场D资本市场E就业与失业2实证研究法的步骤有()A确定和分析研究对象B设定假设条件C提出理论假说D验证E反馈3对劳动力参与率的长期变动趋势描述正确的有

8、()A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B女性人口劳参率上升C女性人口劳参率下降D老年人口劳参率上升E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4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可以分为()阶段AMP递减BAP递增C总产量绝对减少D总产量绝对增加E总产量不变5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产量的变动,判断正确的是()A第一阶段AP递增B第一阶段AP递减C第二阶段MP递减D第二阶段MP递增E第三阶段MP为负值6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