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好班组管理

如何抓好班组管理

ID:12716507

大小:4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8

如何抓好班组管理_第1页
如何抓好班组管理_第2页
如何抓好班组管理_第3页
如何抓好班组管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抓好班组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抓好班组管理作者:吕春方(设备机动处)班组作为公司生产最基本的作业单元,是为了共同完成某项生产和工作而由一定数量的操作人员或工作人员在有统一指挥、明确分工和密切配合基础上所组成的正式工作群体。它们是企业的组织基础,是公司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因此分析企业班组的特点,把握班组工作性质,抓好班组管理对于提高企业效益、推动企业有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公司发展已经颇具规模,所属班组小到二、三个人,大到一二百人,班组的职能与工作类型也千差万别,那么我们企业应如何抓好班组管理呢?企业目前的现状要求宣贯先进的管理

2、理念,提升管理层特别是班组长管理素质,因此首先抓好班组管理的前提是管理层具备如下管理理念:1、精细化管理的管理理念。为了让相应管理人员和班组对管理精细化有个清晰的认识,这里引用一个和尚撞钟的管理案例:一个小和尚在庙里担任撞钟一职,三个月之后,觉得无聊之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有一天,主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的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主持耐心的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

3、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单从管理的角度讲,本案例中的主持犯了三个错误:一是主持没有提前公布工作标准,使小和尚不知道撞钟要撞到什么程度;二是没有向小和尚讲撞钟的重要性,而不明白工作的意义,容易使他产生懈怠心理;三是没有对小和尚进行相应的训练,使小和尚具备相应的工作技能。班组管理也是如此。无论公司布置的项目,还是班组要安排的任务,事先要对布置的工作进行全面规划,让执行者知道做什么(明确工作职责)、为什么做(明白工作的意义)、怎样做(做事的方法)以及做到什么程度(工作标准),只有这样,才

4、能保证执行者达到管理者满意的工作效果。那么这样的管理工具应被普遍运用于班组管理中去。现在公司发展已颇具规模,作为大型企业可持续发展依赖于精细化管理和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而现在管理精细化程度整体上还不高,与公司的发展很不适应。因此应在原有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深化推行精细化管理,实为班组管理的基本思路。公司提出推行点检定修制度,就是一个全员系统管理模式,实质也就是要管理与工作标准精细化的有益尝试。2、注重管理模式的完善与优化。工艺及设备的多样性决定了管理模式的多样性,公司的发展需要管理模式进行相应调整,需要完善

5、内部管理机制。下面引用和尚分粥的管理案例进一步阐释:有七个和尚住在一起,每餐共喝一桶粥。由于僧多粥少,难以满足每个人都吃饱的要求,怎么分配这桶粥就成了一个头疼的问题。一开始,他们商量确定轮流分粥,每人轮流一天。结果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负责分粥的和尚有权力为自己多分一些粥。大家对这种办法不满意,于是推选处一个公认的道德高尚的和尚分粥。权力导致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最终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大家对这种办法也不满意,经商量后组成三个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个人的

6、评选委员会,结果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大家又确定了一个办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吃剩下的最后一碗。结果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负责分粥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上述这个案例说明:不同的制度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也足以说明了制度模式的重要性。当然,上述制度是个理想化的故事,因为当一个制度建立起来以后,不可能那么容易改变的,而且这个故事所属的制度改革,只限于分配层面,还没有涉及到生产、交换等生产其它层面。而企业管理到班

7、组管理必须在管理模式上下功夫,在借鉴新的管理模式时,慎重分析模式特点及企业自身情况,对可行性论证、反复酝酿成熟再推行,并在推行中完善。3、明确分工、整体提高,铸就精品的理念。这里搬出水桶理论:一只水桶有许多块木板组成,它能装多少水,在板间联结紧密的前提下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之为短板效应。那么公司的绩效取决于公司各班组、各功能块的“短板”,最劣质的那一部分制约着公司的整体水平。这就需要各部门、各班组明确各自职责分工,并通过查漏补缺,使自己的“板”最强。而提高公司的整体综合实力就是通过强化培训,使

8、“每块板”都加长且“板”间联结紧密,没有疏漏。当前一些管理领域存在分工不明确、责任与素质不匹配的问题、责权利不统一等问题,使得公司这个“大水桶”能盛的“水”(绩效)还不理想,是因为管理与人员的“短板”及管理上“板”间联系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求。那么在企业发展中,哪个部门、哪个班组、甚至哪个人都问一下自己做得怎么样?真正给企业创造了多少效益、这里出了问题对前后工序影响多大、会给企业带来多大损失?怎样提高班组的管理水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