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东晋文学与陶渊明

第三章 东晋文学与陶渊明

ID:12718681

大小:5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8

第三章 东晋文学与陶渊明_第1页
第三章 东晋文学与陶渊明_第2页
第三章 东晋文学与陶渊明_第3页
第三章 东晋文学与陶渊明_第4页
第三章 东晋文学与陶渊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 东晋文学与陶渊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东晋文学与陶渊明西晋王朝在“八王之乱”后晋元康元年(291年)至光熙元年(306),晋皇室诸王争夺中央朝权的作战。其代表人物为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史称“八王之乱”。西晋武帝司马炎以曹魏亡国之鉴而大封同姓诸侯,武帝死,惠帝司马衷继位时,同姓诸王的势力已发展到出则总督一方军政、入则控制中央朝权的程度。元康元年,武帝后族杨氏与惠帝后族贾氏为争权冲突激烈,皇后贾南风联合司马玮、司马亮发禁军围杀太尉杨骏,废杨太后,以司马亮辅政。旋即,贾后矫诏先使司马玮率京城洛阳各军攻杀司马亮,又借擅杀大臣之罪处死司马玮,进

2、而独揽大权。永康元年(300年),禁军将领司马伦举兵杀贾后,废惠帝自立。至此,宫廷政变转为皇族争夺朝权,各地诸侯纷纷卷入,演成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306年,司马越毒死惠帝,立晋怀帝司马炽,至此西晋“八王之乱”结束。八王之乱,严重破坏社会经济,导致北方各少数民族大规模内迁和各地流民起事,加速了西晋王朝的灭亡,最终亡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内侵。公元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即位,开始了历史上的东晋时代。东晋历104年,就文学而言,玄言诗盛行是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只有到了东晋末年陶渊明的出现,才改变了文坛的面貌。一、玄言诗及其流行的原因所谓玄言诗是指东晋时期以诗歌的形式阐述玄佛哲理的诗歌。文学以形

3、象取胜,诗歌也不例外,而这种诗歌大都抽象枯燥、缺乏形象性,因此,可以说它是诗歌发展史上的一段弯路。当时这一创作倾向流行近百年,且有大量的作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孙绰与许询。东晋诗坛玄言诗流行,究其原因是与这一时期文人的心态及玄学清淡的盛行有关。东晋政权是一个偏安的政权。东晋建立之初,那些初过江的中原士族,由于弃家别土,仓皇南奔,确曾产生过强烈的国破家亡的悲痛,他们也曾力图找出国破家亡的原因,而崇尚玄虚清谈曾被认为是导致亡国的重要原因,王衍在被石勒俘后曾叹息:“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晋书·石勒传》)桓温也曾慨然叹息:“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

4、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但到他们政权巩固、偏安局面形成后,文人心态发生变化。江南山水清秀美丽,文人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逐渐产生偏安心态,他们无力恢复中原,便在新环境下追求一种宁静、闲逸的生活与脱俗潇洒风神。西晋时期士人中盛行一时的玄学清淡风气,在东晋便又盛行开来。10当时朝廷重臣甚至包括帝王,都以崇尚玄虚清淡相高。其中王导、庾亮、谢安等都是玄学清淡的代表人物,在他们周围聚集了一大批清淡名士。《世说新语·文学》记载,王导在都城建康曾召集多人“共谈析理”、“既共清言,遂达三更”,可以看出他们玄谈的热情,当时参加者皆一时俊彦与朝中要员。东晋玄学清淡风气,影响遍于朝野士林。玄学以老庄思想为中心,但这一

5、时期玄学有了新变化,随着江南佛教理论的传播,有许多重要僧人多与士人交往,形成玄释合流倾向,玄学中增加了佛理内容。玄学佛理都有较强的思辩色彩,当文士们在生活中以谈论佛理玄理作为表现他们的高雅情趣时,也就很自然地影响到了他们的诗歌创作,东晋玄言诗的兴盛的根本原因即在此。二、陶渊明“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陶渊明是这个原则的一个典型底例证。正和他的诗一样,他的人格最平淡也最深厚。”——朱光潜《陶渊明》陶渊明是晋宋之际最优秀的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因而在中古文学研究中也最受瞩目。自宋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陶渊明的作品受到众多的学者的

6、重视。1、陶渊明生平与思想陶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祖陶侃为东晋初名臣,以军功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是东晋地位显赫的人物。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所以陶家自陶侃起,仕宦已历三世,算得上是一个有地位的贵族。但是,陶侃尽管地位较高,他却毕竟和王、谢等门阀士族不同,他出身较寒微(晋陶母剪发待宾),而且出身少数民族,因而他在当时仍然是被那些高级士族所轻视的,比如温峤曾骂他是“奚狗”,《晋书·本传》说他“望非世族,俗异诸华”。到了陶渊明这一代,由于父亲早亡,家世已经中衰了。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陶渊明的一生,可以

7、分为闲居、出仕、隐居三个阶段。闲居:即二十九岁出任江州祭酒之前。关于这一时期的生活,目前材料较少。出仕:陶渊明初次出仕是在他二十九岁,出任江州祭酒。10出仕原因可能有二。第一,早年渴望建功立业。隐居后的陶渊明是一个淡薄名利的隐士,但早年的陶渊明曾颇有壮志,他的《杂诗》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而他的《拟古》则云:“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表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