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渔业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

某地区渔业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

ID:12725469

大小:4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8

上传者:U-4626
某地区渔业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_第1页
某地区渔业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_第2页
某地区渔业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_第3页
某地区渔业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_第4页
某地区渔业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某地区渔业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某地区渔业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一、渔业基本情况**省分属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流域,渔业资源比较丰富,2003年,全省渔业总水面683万亩,其中可利用养殖面积370万亩,可利用种植水生经济植物水面150万亩。共有池塘堰坝40.5万个,水面180万亩,占全省可养鱼水面的48.6%;水库2338座,渔业可养殖水面164万亩,占全省可养水面的44.3%;湖泊111个,水面6.5万亩,占全省可养水面的1.8%。宜渔沿黄沿淮背河洼地及农村“三荒两废”面积200多万亩,宜渔稻田300多万亩。全省鱼类有129种,60余种为经济鱼类,水生动物近400种,主要水生经济动物有16种。全省水产品产量达到了39万吨,利用水面300万亩,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05元,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高25%。我省渔业的发展特点和标志是:(一)各级领导重视改革开放以后,各级政府和领导非常重视水产业的发展。自1985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放宽政策,加速发展水产业的指示”的意见》(省委[1985]41号),《关于大力发展水产业的通知》(豫政[1992]37号),《关于**省水产业“八五”后三年和“九五”规划调整意见的通知》(豫政[1993]88号)等文件,对我省水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993年省政府专题研究我省水产业发展问题,以省政府名义召开了全省水产工作会议,副省长同志亲自主持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确定每两年召开一次省政府全省水产工作会议。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经常看水产、问水产、抓水产,给我省水产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二)水产养殖面积不断扩大,水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水产品种丰富,渔民收入逐年增长,渔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多年来,我省较丰富的水域、滩涂和低洼宜涝荒废地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利用,在利用世界粮农组织援建的2814项目、世界银行贷款、韩国贷款在沿黄低洼易涝荒废地开发建设连片商品鱼基地的带领下,全省新开挖鱼池50多万亩,使沉睡多年的荒滩废地变废为宝成了高产鱼池。水库网箱养鱼发展方兴未艾,全省网箱养鱼超过10万只,其中丹江口水库1万只,鸭河口水库近3万只,鲇鱼山水库2万只。莲藕种植和鱼莲共养面积20余万亩。2003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39万吨,人均水产品占有量4公斤,渔业人口达到62万,20多年增加了50万。养殖品种日益丰富,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以养殖四大家鱼为主,发展到目前的近40个增养殖品种,尤其是名特优新水产品种发展十分迅速,2003年全省名特优新养殖面积达到135万亩,名特优水产品产量、产值占总产量、总产值的比值已达到40%和50%。2003年全省水产行业总产值达到52.4亿元,如果加上水生植物种植、水产流通领域、休闲渔业等方面的实际收益,全省水产行业总产值将达到90多亿元。在20多年的渔业改革和发展中,广大渔农民群众得到了很大实惠,2003年全省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05元,比改革开放初期增加2000多元,渔农民生活得到逐步改善,近20万户、60多万农民通过发展渔业摆脱了贫困,走上致富之路,并涌现出一批渔业专业村。现在,渔业已发展成为大农业中最具生机、最富活力的产业之一。(三)渔业科技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目前,全省各级渔业科研、技术推广机构550个,人员1500多人。多年来,各级科研、技术推广机构紧紧围绕全省渔业发展的中心任务,积极开展水产科学研究和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在基础理论和新技术领域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黄河鲤鱼的人工选育已成功进行到第七代,罗氏沼虾人工繁育取得成功,中草药防治草鱼“三病”药物的研究取得新进展,三文鳟养殖、美国大口胭脂鱼繁殖、俄罗斯鲟鱼工厂化养殖、多种罗非鱼集约化养殖以及以色列杂交条纹鲈引进和养殖等技术在我省都得到成功应用和大面积推广。1989年至2000年,连续10多年实施了农业部渔业“丰收计划”项目12项,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0多年来,全省共开展水产科研课题和技术推广项目200多个,获得省部级奖励50多项。渔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使养殖单产大幅度增加,沿黄大面积集约化养殖鲤鱼平均亩产1吨以上,全国首屈一指。(四)水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多年来,我省着力抓好水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建设大型骨干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以渔业主产区为重点,建设专业批发交易市场;以渔业重点县为依托,建立遍布城乡的水产集贸市场。据统计,全省共建有各类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51个,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三级水产品市场销售网络。**市亚宏水产品批发市场(海鲜冷冻)和**市柳林水产品批发市场(淡水鱼),都是国家级水产品大型批发交易市场,水产品年交易量分别为50万吨和10余万吨,年交易额分别为12亿元和4亿元。水产品市场体系的快速发展,带起了一大批相关行业和从业人员,据统计,仅**市郊就有105家“拉鱼队”,活鱼运输车238辆,有力地促进了水产品流通和农民增收。(五)渔业二三产业逐步壮大一是渔用饲料行业,目前全省渔用饲料厂家已发展到75家,年生产能力达110万吨,年产值近20亿元;二是渔药产业初具规模,渔用药物生产厂家已有6家,年生产量1000吨,渔药品种达33个,年产值1亿多元;三是水产品加工业不断发展。全省已有水产加工企业22家,大多分布在渔业主产区** 市,生产的鱼类软包装、鱼縻制品、烤制品、熏制品、休闲食品等水产加工制品22种,投放市场,供不应求。据统计,目前全省水产加工制品年生产量1200吨,产值5000万元。四是积极与生态旅游、观光相结合,休闲渔业健康发展。目前全省已建成各类规模的休闲垂钓场150家,仅**市就有大型专业垂钓场18家。**市每年举办“大闸蟹美食节”,往年游乐人数日最高曾达到3万人,年收入上千万元。利用黄河故道开展渔业生态旅游,年产值达到800多万元,城湖实行垂钓与举办商务会议、大型体育赛事、旅游观光等活动相结合,年收益达500万元。渔业二三产业的不断壮大,为全省渔业的全面发展展示了良好的前景。(六)水产品出口创汇能力不断提高2003年,平顶山市向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出口银鱼300吨,创汇210万美元;信阳光大水产公司出口克氏鳌虾、螺蛳、银鱼、青虾等水产品,创汇109万美元;**丁店水库向韩国销售鲜活彭泽鲫鱼30吨,创汇2万美元;濮阳范县泥鳅向日本、韩国出口500吨,创汇31万美元;安阳的美蛙(蛙肉、蛙皮)出口俄罗斯、日本、韩国,创汇27万美元;民权河蟹养殖基地与韩国达成了出口意向。2003年全省水产品累计出口1100吨,创汇420万美元。(七)建立了以《渔业法》为基干的渔业法律体系,依法治渔、以法兴渔的观念逐步形成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正式颁布实施后,我省地方性渔业法规建设也取得很大进展,先后颁布实施了《**省〈渔业法〉实施办法》、《**省渔业捕捞许可证管理实施办法》、《**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省〈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征收使用办法〉实施细则》、《**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目前全省已组建各级各类渔政监督管理机构102个,渔政执法人员1050人。各级渔政管理机构强化渔业法规宣传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渔业生产的违法行为,有力地维护了渔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渔业管理机构不适应渔业发展的需要。在全国内陆省份中我省渔业资源属较丰富的省份,但在行政机构设置上,与兄弟省相比,省级机构设置规格明显偏低,而且人员编制少,任务重。在市县级水产行政机构设置上,由于机构改革的原因,设置比较混乱,严重影响了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在渔业行政执法机构设置上也存在较多问题,18个省辖市渔政管理机构有11个为事业编制,其中还有3个为差额补贴单位。县级渔政管理机构有103个为事业单位,其中还有25个为差额补贴单位,31个为自收自支单位,工资无保障,更谈不上办案经费。而且渔政执法装备简陋,执法手段落后,严重影响渔政执法的开展。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不健全,特别是县、乡基层水产服务体系薄弱,大多无机构、无人员,造成渔业技术棚架。 二是经多年的引导和资金重点扶持,我省的水产苗种体系建设虽有较大发展,但还远远不能满足我省渔业快速发展的实际需要,市场前景好、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水产苗种更是供不应求;渔业结构调整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措施,渔业效益提高和渔农民增收面临较大的难度。三是渔业基础设施脆弱,特别是配套设施严重缺乏,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遇到旱、涝自然灾害,渔业损失严重。四是我省渔业产业化经营程度较低。特色突出、辐射力强的大型水产龙头企业和拳头品种少,规模优势和效益优势没有发挥出来。五是有些地方领导重视不够,渔业作为一个行业但还没有真正被提升到一个产业的位置。长期以来,渔业发展资金一直没有增加,渔业科研、技术推广经费缺乏,重点课题项目不多,技术储备不足,对今后渔业的发展影响较大。三、渔业发展思路我省水产业的发展思路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大渔业结构调整力度,抓好优势产业带建设和特色渔业发展,发挥水库渔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稻田养鱼、莲鱼共养,狠抓渔业综合开发,实施放心鱼工程,加强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培植和扶持龙头企业,增加出口创汇能力,实施科技兴渔和依法治渔,力争水产品产量2005年达到45万吨,2010年达到70万吨,优质水产品达到一半以上,水产行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1、加大渔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是抓好产品结构调整,以提高水产品质量为重点,提升特种水产养殖业,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不断扩大规模。重点扩大黄河鲤鱼、淇河鲫鱼、武昌鱼、河蟹、美国鱼回鱼、青虾、南美白对虾、甲鱼、泥鳅养殖等,使其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由目前产量占总产量的30%左右,2010年达到50%以上。着力打造黄河鲤鱼、淇河鲫鱼我省的这两个拳头品牌,争取占领省内市场,进军全国市场。二是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发展二三产业。积极发展水产品加工业、休闲渔业和观赏鱼养殖;认真开展淡水产品加工课题研究,积极开展水产熟食品加工、方便速食的半成品和小风味食品加工,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大力推进和扶持都市渔业、休闲渔业和观赏鱼养殖,与旅游业、餐饮业相结合,不断提高渔业综合效益,使目前渔业二三产业的产值不足总产值的20%,到2010年达到40%以上。2、积极培植龙头企业和创汇企业一是加快发展龙头企业。到2010年力争催生5~10个产值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到2010年出口创汇力争达到3~5亿元。三是以渔农民得利为目的,完善利益机制。3、进一步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要抓好苗种体系建设。抓好农业部批准立项的**省黄河鲤鱼良种基地、**省光山青虾繁育基地及**省水产良种基地三个项目的建设,争创一流工程,使之真正成为全省渔业“种子工程”的龙头;强化省级苗种基地及市、县重点水产苗种繁育场的建设与管理,使我省优良苗种自给率达到75%以上。二是加强渔业信息体系建设。重点加强政策、市场、价格、品种和技术等信息的发布,引导渔农民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调整渔业结构。三是加强水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形成以大型水产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中产区专业市场为骨干、以遍布城乡的集贸市场为基础的覆盖全省、辐射全国的水产品流通网络。四是加强渔业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4、认真抓好优势产业带建设,大力发展特色渔业沿黄地区,池塘标准高,生产条件好,配套设施齐全,适宜于集约化单品种的高产养殖。重点发展黄河鲤鱼、武昌鱼、美国鱼回、加州鲈鱼集约化养殖。沿淮地区,信阳、南阳、驻马店三市,坑塘众多,主要为农村自然坑塘,生产条件较差,适宜于发展生态养鱼。如渔农结合、渔菜结合、渔牧结合、种草养鱼等,重点发展以草鱼、武昌鱼、黄鱼桑鱼等为主的多品种混养模式。豫北地区,重点发展淇河鲫鱼养殖,尤其是安阳、鹤壁为淇河鲫鱼的原产地,尽快形成规模。我省的特色渔业近年来有所发展,虽然规模较小,但活力很强,今后要加强引导,扩大影响,尽快形成规模,富民一方。5、开展水库渔业资源调查,大力发展水库渔业我省水库养殖面积占全省养殖面积的近一半,而产量仅占养殖总产量的15%,其资源优势远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一是组织开展水库渔业资源调查,主要是针对大中型水库,要摸家底,制定科学合理的增殖、养殖、管理技术方案和生产规划。二是因地制宜地开展移植、增殖和放养,在移植中重点推广价格高、市场好的银鱼、池沼公鱼和香鱼,加强对原有经济鱼类的保护,划定禁渔区,制订禁渔期,合理放养花、白鲢和草鱼等人工养殖鱼类,对凶猛鱼类加强捕捞强度,提高放养效益。三是积极引导“三网”养鱼。四是对在建和将建的大、中型水库如盘石头水库、燕山水库等,配合水利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水产配套设施的建设和规划工作。6、大力发展稻田养鱼和水生种植业我省有稻田800多万亩,适宜于稻田养鱼的有300万亩。稻田养鱼,互惠互利,水稻提高了产量和品质,养鱼增加了效益。规划2010年发展到20万亩以上。近年来,全省各地因地制宜以莲藕为主的水生种植业发展迅速,全省已达20余万亩。计划2010年水生种植作物达到50万亩,年产值可达15亿元。7、实施放心鱼工程,大力发展无公害水产品 一是广泛宣传贯彻农业部颁布的《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全面建立“五项制度”即生产日志制度、科学用药制度、水产品加工企业原料监控制度、水域环境监控制度和产品标签制度。二是加强监督管理。从渔用水源水质、鱼苗质量、鱼药、饲料、病害检疫等,严把各个关口,严禁劣质水产品流入市场。三是大力推动水产品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对无公害基地建设给予支持和扶持,力争2010年无公害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90%以上。8、开展黄河渔业资源调查,保护和恢复名贵鱼类资源一是组织开展黄河渔业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状况调查。二是重点调查小浪底水库建成后,黄河鲤鱼产卵场变化情况。三是开展黄河鲤鱼、黄河鱼同鱼、开封鱼危、刀鱼齐等名贵鱼类放流的尝试。四是在水库加强渔政管理,设立禁渔期和禁渔区。9、大力发展科技,提高渔业技术含量一是抓好“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等渔业重点科研项目的开展,开发、储备一批先进实用的渔业新成果、新技术,为渔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对渔业技术推广机制进行调整,广泛开展渔业科技下乡活动,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加快渔业新技术的有效应用和实用技术的普及。三是抓好渔业科研、推广、生产相结合,使科研成果通过现有的技术推广手段,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四是进一步搞好渔农民的培训和教育,创新培训机制,提高培训质量。五是要打破自我封闭,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扩大渔业对外开放,开展国内外渔业科技的合作与交流,加快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与转化。10、加强渔业法制建设,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一是在继续抓好《渔业法》学习、宣传、贯彻的同时,结合我省实际进一步完善配套有关法规。二是加强渔政执法队伍作风建设。三是加强渔业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对大鲵、黄缘闭壳龟等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及黄河鲤鱼、淇河鲫鱼、青虾等名优养殖品种资源进行认真调查,制定保护和开发利用措施,努力争取建立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四是加强渔业水域的执法管理,继续坚决打击严重破坏渔业资源的违法行为,维护渔农民的合法权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