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教材解读与策略探索

五下教材解读与策略探索

ID:12734835

大小:86.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18

五下教材解读与策略探索_第1页
五下教材解读与策略探索_第2页
五下教材解读与策略探索_第3页
五下教材解读与策略探索_第4页
五下教材解读与策略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下教材解读与策略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话·品析·习得——新课标实验版五下教材解读与策略探索乐清育英学校陈传敏一、教材的整体认识及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共安排了八个单元,其中第六单元是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其他七个单元的阅读篇目则是根据这七个主题选编的:第一单元“走进西部”,第二单元“永远的童年”,第三单元“语言的艺术”,第四单元“他们让我感动”,第五单元“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七单元“作家笔下的人”,第八单元“异域风情”。本册教材在阅读方面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是什么呢?三方面。其一就是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即朗读能力与默读能力的提高上,强调一点,我参加省五下教材培训与温州市教材培训,滕

2、春友老师和曹鸿飞老师都指出本学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达到每分钟300字左右,那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根据课文的长短适时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其二是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其三是体会感悟各单元丰富的人文主题和内涵。我们可以《教师参考用书》上,可以更清楚地知道,在这三个目标之中,本册教学格外注重对语言的品位,学习作者表达方法。在《教师参考用书》中,编者首次对一册教材的语言现象进行了大量的举例分析,(教参书14—16页)共列举了“体会观察细致和表达生动”“体会用词的准确”“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体会表达的丰富内涵”“体会怎样把内容写具体”“寄情于物的方法”等

3、语言现象;并相应指出不同语言现象的教学侧重点。我们还可以从各单元的导读片段中知道,语言的感悟与品味在本册教材的教学重要性。(第一单元:P1阅读本组课文,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第二单元:P21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第三单元:P47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并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第四单元:P67要入情入境,抓住那些感动我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第五单元P90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历史名著中,还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正等着我

4、们去亲近,去感受,去细细品味……要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阅读名著的乐趣;第七单元:P131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第八单元:P149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还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的特点的,并注意积累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在这三个目标中,为什么语言的品析会如此重要呢?因为,朗读的依托是语言的品析,语言是朗读的载体,更是朗读实现的落脚点;而人文主题与内涵的感悟,或者换句话叫精神的习得,人文的浸润,更是建立在语言的品读基础之上的,否则语文课就会滑坡变味为思想说教课。但教参中所

5、举的语言现象罗列过于琐碎,缺少制高点的引领,教学时如果仅引导学生把握体会教参所列举的语句,那肯定是与课程目标相背而驰的;另外每单元的导读片段中所提出的单元目标,又过于笼统,让人难以具体操作。它提到最多的是两个词:体会、感受。至于怎么体会,怎么感悟没有做出具体的要求。因此,我在仔细解读本学段的课程目标,研究本册教材的特点,以及自己对语文教学语言品读赏析方面的体会,确定了本次教材培训的主题——对话·品析·习得。首先,对话与品析既是一种能力,同时也是一种过程;而习得既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目标。怎么理解这句话呢?我们引导学生与文本共同对话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

6、的一种对话能力,以及对话的方法;我们引导学生品析文本的语言现象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品析词句的能力,更要养成学生一种细品慢嚼的习惯;而习得则是指,教师既要有一种目标意识,更要有培养学生自我语言习得的意识。如果,硬要把三者分一个先后,那勉强可以这样划分: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先导——生本的对话是过程的先行——教师引导学生细品文本是过程的重点——学生的精神与语言同构习得是结果。当然,这三者在很多时候是一个相辅相成、同步共进的整体,因为深入对话的过程就是细品文句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习得也是同步跟进,螺旋上升的。那我这次讲座的重点是:教师如何与文本对话,细品文本

7、的语言现象,因为这是教师是否能根据不同问体,不同文本的语言进行设计教学的关键,这个板块我准备以重点课文为例进行分析讲解;第二个重点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细品文本的语言现象,这主要讲的是赏词品句的教学策略;第三个重点是教师如何养成一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习得意识,而这个板块我主要以本册教材的单元顺序,篇目次序,讲一讲每课教学,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读与写的结合,从而引导学生把从语言品析中习得的语言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二、文本细读——师本对话的自觉敏感什么叫教师对语言品读的自觉敏感呢?举一个五上的例子,因为大家已经教过了,对文本的语言已经细读过,讲起

8、来会有同感一点。你读《钓鱼的启示》和《落花生》这两篇文章,你是否对两种语言的现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