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典籍外译笔记

中国文化典籍外译笔记

ID:1273995

大小:108.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7-11-09

中国文化典籍外译笔记_第1页
中国文化典籍外译笔记_第2页
中国文化典籍外译笔记_第3页
中国文化典籍外译笔记_第4页
中国文化典籍外译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典籍外译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笔记国学的概念和定义 国学4要点(规模):考据之学辞章之学义理之学经世之学  七略(西汉,刘向、刘歆父子发端;把中国图书分为六大类,三十八小类)六艺略: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诸子略: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弄;小说家诗赋略:屈赋;陆赋;荀赋;杂赋;歌诗兵书略: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数术略:天问;历谱;五行;杂占;形法方技略:医经;医方;房中;神仙 清《四库全书书目》阐明国学分类经史子集。四类   第一讲:上古神话 myth神话:《山海经》BookofMountainsandSeas《楚辞》屈原《庄子》 《盘古开天

2、辟地》;《盘古化生万物》;《夸父追日》;《羿射九日》;《精卫填海》;《女娲造人》《女娲补天》NuwaMendstheSky始见于《山海经》,较完整成形于汉淮南王刘安等人编撰的《淮南子》WritingsofPrinceHuainan《蚩尤轶闻》南朝梁人任昉所撰《述异记》StrangeAccounts 第二讲:先秦寓言寓言fable;寓意moral寓言短小精悍、生动有趣、常以其耐人寻味之故事,借入木三分之讥讽,寓社会人生之哲理。古希腊伊索寓言;法国拉封丹寓言;俄国克雷洛夫寓言 中国寓言始于先秦。画蛇添足TheManWhoDrawsaSnakeandAddsFeettoI

3、t(载于西汉刘向的《战国策》StratagemoftheWarringStates)《杞人忧天》见于《列子·天瑞》《吕梁丈夫》《庄子》ZhuangZi借游戏波浪的水中高手和孔子的对话,解释了何谓“故、性、命” 第三讲:诗经风雅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BookofSongs/BookofOdes记录了周初到春秋中叶500多年流传于中原等地的诗歌305首“毛诗” 诗六艺:风雅颂兴比赋风雅颂是诗歌分类;兴比赋是创作方法。十五国风;大小雅;《关雎》属于周南:通过自然界鸟类的求偶行为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爱情和幸福婚姻的向往与赞美。后来演变为对于后姬之德的歌颂。《君子于役》属王风

4、:农夫之妻在丈夫被迫外出服役久久不归,时时借助家禽家畜的归来表达了盼郎归的动人情感。P55 《硕鼠》魏风 借助农人对于老鼠的诅咒,表现了对于剥削者的牙呢和追求新生活的愿望。《静女》邶风写青年男女的欢乐爱情; 第四讲楚辞悲歌   P69《楚辞》ElegiesofChu是继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又一辉煌诗集。 《楚辞》以春秋战国以来在南方江河流域兴盛起来的楚国地方文化为根基而生成的新诗体。《楚辞》采用比较松散而自由伸展的句式。内容上描写楚地江湖山川和人情风俗习惯,飘洒奇丽。作者:屈原战国时楚国没落贵族。代表作《离骚》GriefofPartin

5、g《九章》NineElegies《九歌》NineOdes屈原是第一个以个人名义写诗并流芳千古的大诗人。 第五讲道德之宗P83先秦诸子九大流派:儒Confucianism;墨Mohism;道Taoism;法Legalism;名Logicians;农Agriculturists;杂Eclectics;阴阳Yin-YangSchool;纵横Diplomatists 老子《道德经》TheWayandItsPower;又名《老子》LaoZi 第六讲庄周论道 7.儒家confucianism 《论语》TheAnalects《孟子》Mencius《大学》TheGreatLearn

6、ing《中庸》DoctrineoftheMean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天命decree 8.人性探源P115中国哲学关于人性的思考始于先秦。孔子首提”性相近,习相远“;在蒙学课本《三字经》中扩展为“人之初,性本善”的命题,作为启蒙教育的开端。孟子则提出人有”四端“说而力主性善论。荀子性恶论,倡导”化性起伪“;告子持亦善亦恶说。孟子四端说:恻隐之心根本;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荀子,战国时期儒家著名学者,主张人性恶,”其善者伪也“。著有《性恶》ManIsEvilbyNature. 《福乐智慧》KutadguBilig/WisdomofRoyalGlory    1

7、1C维吾尔族哲学宗教经典,古典长诗。汉人称之为《帝王礼范》,突厥人称之为《福乐智慧》 9.名家论坛名家Logicians是中国战国时期颇具特色的学派,以名实关系和论辩为主体,讨论逻辑和语言哲学,使中国哲学有了一条极具个性特色的分析思路。公孙龙为代表。《白马论》《名实论》DiscourseonNameandActuality荀子还曾对正名问题做出了系统的总结和创造。《正名》RectificationofNames10.兵家谋略    P137兵书的经典是春秋末年齐国人孙武所著的13篇《孙子兵法》SunZi:TheArtofWar比西方兵家经典克劳塞维兹Claus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