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平平”学软件___金旭亮

“智商平平”学软件___金旭亮

ID:12744523

大小:4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8

“智商平平”学软件___金旭亮_第1页
“智商平平”学软件___金旭亮_第2页
“智商平平”学软件___金旭亮_第3页
“智商平平”学软件___金旭亮_第4页
资源描述:

《“智商平平”学软件___金旭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智商平平”学软件 金旭亮          前几天收到了一个在职普通程序员的邮件,在邮件中他说两次报考我们学校计算机专业研究生,但总是惨败而回,第1年总分考了250,砸在政治和数学上,努力复习了一年,又是砸在数学上,总分才285……。我几乎能真切地体会到他那种沮丧和不甘心——为什么我经过一年的辛苦努力,却还是原地踏步并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同样的疑问我也曾经问过自己无数遍,因为我也是连续考研三次才通过的。         我是一个“智商平平”的人,但还算比较努力,有幸“混入”高校,成了一名讲授软件开发技术的普通教师。任教8年多以来,接触到了相当数量的学生,有了一些教学经验,同时我还阅读

2、了一些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文章,一直在思索这样的一个问题:“智商平平”的人应该如何自学软件技术,而我又应该如何教“智商平平”的人学会软件开发技术?我觉得“学”与“教”其实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都遵循类似的学习与认知规律。         这里首先要对“智商平平”作个界定。         国外比较重视智商测定,并已发展出了比较成熟的智商测试机制,往往能给某人以一个比较准确的智商测试成绩,这些成绩可被用于高校招生、企业录用员工、军队征兵等。但我们中国这一前提就不存在,比如笔者就从未做过智商测试。       尽管无法用数字精确地说明,但我们还是可以凭感觉和观察来得出一些结论—

3、—某些人很聪明,某些人则比较笨……,比如在同样一所高中里学习的学生,有的能在全国数学、物理等竞赛中屡屡得奖,不用参加高考就能保送到名校,之后顺理成章地继续攻读研究生,甚至能到国外名校去继续深造,考试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小菜一碟,想得个低分都不容易……,而许多普通学生,哪怕每天只睡几个小时,日以继夜地做题,高考也得不了几分。         记得我高考那年有位兄弟就是个典型例子,当我等正在题海中挣扎的时候,这位老兄却捧着本《神雕侠侣》畅游武侠世界,末了人家高考总分还是名列前茅。更有趣的是这位哥们后来学的是经济管理方面专业,毕业后工作没多久突然决定要考研,仅复习半年,就跨专业成为了一名计算机专

4、业研究生……         还有我的一位师兄,在微软研究院“混”,他读博的几年,发论文就象我等编写几个小程序业似的,拿博士学位如探囊取物,这位兄弟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在于他曾经想出国准备GRE,一天背300多个单词。我的神啊,我一天能记100个就不错了,而且第2天还没准会忘了80个!只要留心一下,会发现我们可以在身边找到许多类似的例子,这些例子说明了一点:人与人之间是存在着差异的,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觉得大家公认为聪明的人,其智商应该都属于比较高的,可以合理地假设此人的智商属于人群中最高的10%(即十里选一)那一群体,那么正常情况下,他进入重点大学学习深造应该不成问题,如果是百里选一

5、,那么他进入名校应该问题不大。除了智商偏低的人(应该也有10%),中间约占80%的应该是“不笨也不聪明”的普通人,而我也属于这个群体,所以我最关注的也就是“普通人”的学习问题。         软件行业从业人员中有两种典型的类型:科研人员与软件工程师。个人感觉,从事科研工作并取得相应成就的人,应该是属于人群中那10%的智商最高的群体,而软件工程师这一工作,则80%的普通人经过训练都可以胜任,但要达到一流的水平,对其智商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         科研领域取得成就的人,还有那些优秀的软件工程师,突出的一点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高,而体现抽象思维能力水平最直接的标志,就是数学。我发

6、现计算机科学研究弄到后头,来来回回摆弄的都是数学;另一方面,对于高水平的软件系统开发,与数学有很密切联系的计算机算法、数据结构、编译原理等比较抽象复杂的计算机科学理论的作用也开始突显。         前段时间,机械工业出版社送给我了一本《深入计算机系统(第2版)》,这本书以程序员的视角从底向上地介绍计算机系统的各个方面,许多人说这是本好书。有趣的是,在新浪微博上我看到有网友说:“这本书太枯燥了,根本看不下去”。我为此也发了一条微博和他一起交流: 觉得技术书枯燥与没兴趣,可能关键在于你实际开发经验不多,所以缺乏理解这些书所需的一些基础。个人体会,当某本书大多数人说好,而自己觉得很枯燥的,

7、日后很有可能会发现原因在于自己第一次阅读时还没有具备看懂它的基础,无法引发共鸣……          这的确是我亲身体会。许多复杂抽象的计算机科学理论,在自己还没有具备相应的基础前,别去碰它,否则,收获的将只有挫折与失望。举个例子:还没有使用编程语言亲自编程的体验,《编译原理》是学不会的;有的人高中数学其实都没掌握好,却想通过阅读《算法导论》来成长为一名算法高手,似乎也没这可能;同样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开发设计经验,却抱本《设计原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