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

-浚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

ID:12749535

大小:3.34 MB

页数:108页

时间:2018-07-18

-浚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_第1页
-浚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_第2页
-浚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_第3页
-浚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_第4页
-浚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浚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浚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2-2030)》说明书目录第一章综述-1-一、历史文化价值评估-1-二、历史文化遗产现状-8-三、总则-29-四、上版保护规划回顾-31-第二章保护原则、内容和思路-33-一、名城保护的原则-33-二、名城保护的内容和思路-34-三、名城保护与城市总体发展的关系-36-第三章县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38-一、县域历史文化遗产现状特点-38-二、县域保护框架规划-38-三、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39-四、古树名木保护与规划-39-五、保护范围及保护要求-40-六、建设控制地带及控制要求-40-七、推荐文物保护单位-41-第四章古城区历

2、史文化遗产保护-42-一、历史城区保护规划-42-二、历史文化街区-50-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53-四、历史建筑-54-五、城市紫线及管理-70-六、建制高度和视廊规划-71-《浚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2-2030)》说明书七、历史环境要素保护规划-73-八、风貌协调区规划-78-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78-第五章名城风貌和历史文化遗产展示-83-一、文化特色主题的概括-83-二、城乡文化特色的塑造-83-三、古城展示规划-83-第六章名城保护规划实施建议-86-一、行政政策-86-二、法律政策-86-三、经济政策-87-附录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3、-88-附录二浚县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96-附录三浚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97-附件四浚县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99-《浚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2-2030)》说明书第一章综述一、历史文化价值评估1、历史文化背景和特征浚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遗存丰厚。目前已经发现的新石器时代至商周古遗址14处,汉以来古墓葬20余处,南北朝至明清各代古建筑、石窟造像、摩崖题记、碑碣等460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10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14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5处。后赵时依山崖雕凿

4、的大石佛,高22.27米,北方最大,全国最早。浮丘山碧霞宫,兼收南北建筑之长,规模宏大,风格独特,为豫北所仅见。北魏的天宁寺、唐代的千佛洞、宋代的天齐庙、明代的恩荣坊、清代的吕祖祠,以及各代诸多石雕石刻均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紧傍县城的大伾山、浮丘山平地突兀,景色宜人,文物古迹荟萃,摩崖题记遍布,且风景优美,自古即为河朔一大胜景,被誉为“豫北平原第一胜迹”。春秋时的端木子贡是孔子七十二贤之佼佼者,西汉时的贾护是《左氏春秋》的重要传人,唐初的王梵志开创了我国通俗诗话的先河,明代的王越“出将入相,文武全才”。帝王将相,名流学土登临者历代不乏其人。东大街和南山街

5、等传统历史文化街区展现浚县的传统风貌;大伾山和浮丘山文物古迹荟萃;文庙、云溪桥、古城墙等文物古迹完好。浚县地势险要,古城采取了完善的军事防御措施,她西以卫河为池,南抱浮丘于半。从西门向南沿山崖而筑,背山面水,地势险要,内稍平而外陡峭,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东汉光武帝于黎阳立营;曹操、袁绍纷争黎阳;东晋桓温于前燕苻秦大战于枋头,隋置黎阳仓于此;瓦岗军与隋军为争夺黎阳仓会战同山坡;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后晋、契丹相互攻争黎阳;宋靖康年间,抗金名将韩世忠与金兵大战黎阳等;枋头城、仓城、黎阳津、颜良墓、李密墓志铭等,都保存着当年群雄逐鹿中原之遗迹。古城的建置规划和

6、管理制度,沿袭了传统的封建“礼法”-106-《浚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2-2030)》说明书。是古代政权的象征,军事防御的要塞,又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同时也体现了古代黎阳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艺术水平。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浚县商代称“黎”。西周属邶、卫。春秋属晋。战国属魏。秦分属河内郡。西汉高祖年间始置黎阳县,东汉、魏、晋沿袭。东晋永和七年置黎阳郡,墨守成规黎阳县。东魏置黎州,延至隋。唐初置黎州总管府,辖4州8县。宋代置通利军,后改安胜军、平川军、浚川军,政和五

7、年升浚州。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为县,称谓浚县至今。现存的浚县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三年,万历二年(1574午)重修。西滨卫河,包浮丘之半于城内。城如幞头,形势壮丽,即今之浚县城址。古人云“阳平险峻甲天下,浚县形胜甲阳平”。当地民谚有云:“南京到北京,比不上浚县城”,“北有黎阳,南有苏杭”。诚然不虚。浚县城不仅有“襟山带河”的地理形势,紧傍大伾山、浮丘山和卫河,其中东依大伾山,南含浮丘山之一部分入城,西临卫河的形胜格局,而且城坚池深,设置完备,具有鲜明特色。浚县运河是中国历史上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东汉、三国、隋、唐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浚县运河在史上的

8、特殊地位,历来为兵家必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