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

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

ID:38663049

大小:90.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6-17

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_第1页
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_第2页
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_第3页
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_第4页
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理市城市总体规划附件二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997—2015)说明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大理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1998.12目录一、历史沿革及城址变迁…………………………………………………….1二、城市历史文化的特色与价值分析……………………………………….2三、大理历史文化名城现状及存在问题…………………………………….5四、保护规划的指导思想和保护原则……………………………………….7五、保护内容与重点………………………………………………………….7六、宏观保护措施…………………………………………………………….

2、9七、古城区保护措施及视廊保护……………………………………………10八、保护与控制的范围和要求………………………………………………13九、保护、整治与利用………………………………………………………14十、规划实施、管理措施及建议……………………………………………17附表……………………………………………………………………………18附图一:南城门楼及城墙保护、整治详细规划意向方案图附图二:北城门楼及城墙保护、整治详细规划意向方案图附图三:崇圣寺三塔保护、整治详细规划意向方案图附图四:弘圣寺一塔保护、整治详细规划意向方案图附图五:元

3、世祖平云南碑保护、整治详细规划意向方案图附图六:大唐天宝战士冢(万人冢)保护、整治详细规划意向方案图一、历史沿革及城址变迁(一)历史沿革古老的大理是我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早在四千多年前,已有原始居民生活,至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西汉武帝设立叶榆县(辖今大理、洱源、鹤庆一带),置县治于大厘城(今喜洲一带)。唐朝建立后,洱海地区形成了许多部族,其中较大的有“六诏”。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六诏中最强大的蒙舍诏即南诏王皮罗阁在唐朝的支持下兼并了各诏,初步统一了洱海地区,迁居太和城(今大理太和村),形成了洱海地区统一

4、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后其孙异牟寻继位,迁都至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西),唐昭宗天复二年(公元902年)南诏灭亡。继南诏之后,大长和国(公元902—928年)、大天兴国(公元928—929年)、大义宁国(公元929—936年)三个小王朝,皆定都于羊苴咩城。后晋福二年(公元937年),段思平推翻“大义宁国”,建国号大理,仍以羊苴咩为都城。至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年),忽必烈伐大理,大理国至此灭亡。从南诏到大理的唐宋五百多年间,大理一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及两大王国的都城所在地。元朝灭大理后,建立云南行省,设治中庆(今昆明),

5、云南的政治文化中心东移昆明。但大理作为云南行省大理路军民总管府,仍不失为滇西第一大城。明代洪武十五年,由于连年战火羊苴咩城逐渐冷落,于是在其城内(今大理古城的位置上)修筑大理城。1949年12月云南和平解放。1956年11月22日,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州府设在下关市,大理为县政府所在地。之后区划几经调整,1983年大理县与下关市合并成大理市,市府设在下关,大理古城设行政办事处。(二)城址兴废变迁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大理设叶榆县,置县治于大厘城又叫史城(今喜洲一带),在点苍山峰麓,是古代白族先民在洱海周围最早建筑的古城之

6、一。南诏时期曾在这里建造富丽堂皇的宫殿,是南诏王的行宫,今已无遗迹可寻。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南诏统一“六诏”建都于太和城(今大理太和村),这里原本也是白族先民的居住地之一。太和城西靠苍山,东临洱海,南北宽约1公里,东西长约3公里,南北两城墙从马耳峰、佛顶峰起依山就势而筑。公元747年太和城内增修一座城中之城名“金刚城”,是南诏避暑宫,建筑面积约3600平方米。太和城城墙采用土夯筑而成,经千年风蚀,至今尚存北城墙400多公尺,高约3~7米,宽约4~8米。太和城历时四十年,直至皮罗阁之孙异牟寻迁都羊苴咩城。南诏王皮罗阁定

7、都后,还在与山水相连、地势险要的上下两关筑了坚固的防卫城:“龙首城”、“龙尾城”,作为对王都的保障。龙首城在现大理古城北行28公里的上关处,城墙全长约600米,有“气吞西洱水,势扎点苍山”之雄伟气势,与南面的龙尾城共扼苍洱之险,构成了苍山洱海的“珠联璧合”。龙首城虽经千年风雨剥蚀,土城墙还保留较完整。龙尾城位于西洱河畔,现下关市北部,现存遗址在江风寺东约300米处,有一段长70~80米、高约1米多的土城墙;在中丞街上有一座古城楼。羊苴咩城位于点苍山的中和峰与龙泉峰两峰下,同样是依苍山、临洱海并有桃溪和龙溪为天然“护城河”,沿两溪

8、内侧用土夯筑南北城墙,形成了历史上闻名的城邑,城内城池、建筑完整。如今羊苴咩城遗址只存北城墙残垣一段,西起中和峰北麓,向东延伸约1公里,城墙高出地面6~7米。羊苴咩城历时497年,郑、赵、杨、段皆定都其中,直至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筑大理府城后,羊苴咩城逐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