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对联对仗之词类相当

2-1对联对仗之词类相当

ID:12763342

大小:3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8

2-1对联对仗之词类相当_第1页
2-1对联对仗之词类相当_第2页
2-1对联对仗之词类相当_第3页
2-1对联对仗之词类相当_第4页
2-1对联对仗之词类相当_第5页
资源描述:

《2-1对联对仗之词类相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联撰写篇]之一对联的对仗对仗,即对偶,这是一种比喻的方法,指对偶句像古代仪仗那样排列整齐,两两相对。对仗,是对联写作的基本方法。它用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的语句,表达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可以说,没有对仗,就没有对联。对联的对仗在词性、句式、节奏、平仄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规律。对联的对仗是灵活的,因此,又有工对和宽对的区别;它的形式又是多样的,有正对、反对、串对,无情对,此外,还有自对、借对。对仗内容,主要包括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以及平仄和谐等,这几个条件都符合的对仗,我们可以称它为工对。词类相当词类相当,即同词性的字词相对。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关于词的分类大致相同,都分为实词、虚词两大类。

2、实词是指有实在意义的词。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和量词六种。虚词一般不具有实在意义,它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或句子的语气,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种。10所谓词性对仗,就是要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量词对量词……例如湖南岳麓山联:大(形容词)翼(名词)垂(动词)天(名词)九万(数词)里(量词)长(形容词)松(名词)拔(动词)地(名词)五千(数词)年(量词)下面分别介绍:一、名词:是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结合传统的分类,名词一般可以分为下列小类:天文类:日、月、星、风、云、雷、电、雨、霜、雪、雾、岚、虹、露、乾、坤等;地理类:山,峰、河、

3、川、海、湖、洋、瀑、泉、溪、园、林、路、桥、井、圃等;时令类:春、夏、秋、冬、年、岁、时、节、朝、晨、暮、夕、午、夜、昼、刻等;建筑类:楼、厦、房、屋、厅、堂、门、窗、宫、殿、亭、台、室、舍、庐、馆等。器物类:舟、车、轮、鼓、刀、剑、箭、炉、灯、樯、帆、碗、杯、盘、箩、筐等。饮食类:饭、茶、酒、菜、糕、饼、餐、米、粥、柴、油、盐、糖、浆、汤、蜜等。10衣饰类:衣、服、裳、帽、袖、袍、裙、裤、鞋、冠、袜、丝、绸、棉、笠、巾等。文化类:纸、笔、砚、书、辞、联、图、篇、章、文、歌、琴、箫、笙、曲等。植物类:草、木、瓜、果、松、柏、桃、柳、竹、杉、莲、荷、兰、稻、豆、菊等。动物类:鸟、兽、鱼、虫、鸡

4、、鸭、猪、狗、凤、龙、雁、鸽、鸾、牛、羊、雀等。形体类:身、心、头、颜、拳、掌、目、唇、骨、血、脸、眼、齿、发、肩、容、耳等。人事类:德、才、智、勇、情、仁、忠、义、恩、志、行、誉、思、仇、闲、言等。人伦类:人、亲、男、女、朋、君、臣、民、父、子、兄、弟、军、农、渔、樵等。数目类:三、千、双、偶、孤、单、独、全、多、重、再、只、数、半、满、众、每、各等。量词类:支、斤、两、尺、寸、分、包、条、头、棵、片、束、类、副、列、批等。颜色类:红、朱、丹、金、银、橙、黄、苍、绿、青、碧、翠、蓝、紫、乌、黑等。方位类:东、南、西、北、中、外、里、前、后、旁、隅、底、侧、顶、角、畔等。10我们来通过例子看

5、一下:五岭和风生柳叶三山春雨泛桃花“三”对“五”同属数目类,“山”对“岭”同属于地理类,“雨”对“风”同属于天文类,“桃花”对“柳叶”同属于植物类。以上的情况属于具体名词相对。还有抽象名词相对,如:“当仁不让,见义勇为”。“义”对“仁”是抽象名词相对。专有名词相对。如:指破纸窗留孔子面朝锦镜照颜回"孔子"是我国古代教育家,"颜回"是他的学生。简缩名词相对。如:三中善策城乡富两制良谋港澳归"三中"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两制"指"一国两制"。以上是同类名词相对,另外,不同类的名词也可相对。这种形式我们称它为邻对。如:天增岁月春满城乡(春)是时令类名词;(天)是天文类名词;(城乡)是地理类名词,

6、(岁月)是时令类名词。10连绵名词也要求词性相对。如:(葡萄)对(玫瑰),(蜻蜒)对(蝴蝶)二、动词。是表示变化或动作的词。有"走、跑、说、吃、做、看、闻、观、沉、浮、打、向、呼"等。在对联中动用动词,能使内容生动形象。如燕子矶烟雨楼联:岩飞骤雨云翻石风挟奔潮水拂天运用"飞、翻、挟、拂"四个动词,写出了烟雨楼前风雨翻滚、白浪滔天的壮观景象。再如杨度自书联:抱琴看鹤去枕石待云归短短十个字,竟用了六个动词:“抱、看、去、枕、待、归”。对联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栖隐林泉的闲情逸致。三、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性质和变化的词。有"高、低、好、坏、软、硬、难、易、凉、热、大、小、长、短"等。如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

7、联:彩石万颗凝碧血10悲歌一曲跃丹阳联中“彩、碧、悲、丹”都是形容词。名词、动词、形容词这三类词,在汉语词汇中所占比重最大,使用率最高,必须注意区别,准确运用。它们之间活用很多,有时,在不同的场合,名词可以作动词或形容词用,形容词也可以作名词和动词用。如彭玉麟题史可法祠联:公去社已屋我来梅正花(屋)本为名词,此作动词,是以"屋覆盖"的意思。"社已屋"意为明王朝覆灭。(花)也是名词,在这里也变为动词,开花的意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