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

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

ID:12770662

大小:8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8

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_第1页
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_第2页
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_第3页
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_第4页
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案设计课题:等差数列前N项和授课教师:李煜教材:第二章第3节P~P页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其获取思路;会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2、能力目标:通过公式的推导和公式的运用,使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规律,初步形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公式推导的过程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灵活性与广阔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3、情感目标: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展现数学中的对称美。体会模仿与创新的重要性。使学生获得发现的成就感,优化思维品质,提高数学的推理能力。二、教学重点:等差数列n项和公式的理解、推导

2、及应用。三、教学难点:1.公式推导的思路。2.灵活应用等差数列前n项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有关问题。四、教学准备:多媒体五、教学方法:在“以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和“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构建学生主动的学习活动过程。在教学策略上我采用:以问题驱动,层层铺垫,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启发学生获得公式的推导思路,并采用变式题组的形式加强公式的掌握运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探究式教学。六、教材分析:数列是刻画离散现象的函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高中数列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等差、等比两个基本数列.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等差数

3、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其简单应用.它与前面学过的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性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为后面学习等比数列前n项和、数列求和等内容做好准备.并且等差数列前n项和是学习极限、微积分的基础,与数学课程的其它内容(函数、三角、不等式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本节课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教材的重点.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案设计说明一、创设问题情景问题1:用高斯上小学时的故事引出1+2+3+.......+100=?这个问题问题2:建筑工地上一堆圆木,从上到下每层的数目分别为1,2,3,……,9.问共有多少根圆木?请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即1+2+3

4、+......+9=?问题3:求1到n的正整数之和,即1+2+3+…+n=?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1:学生大都听过数学家高斯小学时的故事,对这个问题很熟悉,因此很快利用高斯首尾配对的方法得出结果.但是学生对高斯首尾配对的算法可能只处于简单的记忆模仿阶段,为了促进学生对这种算法的进一步理解,接着提出下面问题问题2:这是求奇数项和的问题,不能简单模仿偶数项求和的方法,需要启发学生观察中间项5与首、尾两项1和9的关系.通过前后比较得出认识:高斯“首尾配对”的算法还得分奇数项、偶数项两种情况求和.进而提出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问题3:教师引导生生观察下面的解法:1+2+…

5、+n-1+n:n+n-1+…+2+1+:(n+1)+(n+1)+…+(n+1)+(n+1)由此发现什么规律?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在师生共同交流的情况下,形成对新知识的一个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将此题与第一问中的题型作对比发现了问题,从而产生疑问根据老师的提示完成公式的推导问题1的设计源于历史,富有人文气息.激发学习兴趣;问题2的设计借助几何图形的直观性,引导学生使用熟悉的几何方法:把“全等三角形”倒置,与原图补成平行四边形,获得算法;问题3的设计从求确定的前n个正整数之和到求一般项数的前n个正整数之和,目的在于让学生体验“倒序相加”这一算法的合理性

6、,从心理上完成对“首尾配对”算法的改进,为下面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作好必要的知识铺垫。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案设计说明二、课题引入三、探究新知通过前3个问题的解答,我们可以由此进入我们今天的课题:“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板书)由于有了前面的知识准备,学生完全可以自已推导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教师板书过程即可。::+:化简可得:n...............公式1上式还可以怎么样变型。(公式2:)教师板书本节课的课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目了然。板书并由此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推出公式2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公式的结构特征得到:第一个公式反映了等差数列的任意

7、的第k项与倒数第k项的和等于首项与末项的和这个内在性质。第二个公式反映了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与它的首项、公差之间的关系,而且是关于n的“二次函数”,可以与二次函数进行比较。这两个公式的共同点都是知道和n,不同点是第一个公式还需知道,而第二个公式是要知道d,解题时还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决定选用哪个公式。对所学内容逐渐明朗思考问题,动手动脑回顾旧知识,巩固新知识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内容学生类比联想前面方法,水到渠成的推导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学生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获得了发现的成就感,优化了思维品质,体会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体验了从特殊到一般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