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教师招考教育学大纲整理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学大纲整理

ID:12776507

大小:105.94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19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学大纲整理_第1页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学大纲整理_第2页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学大纲整理_第3页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学大纲整理_第4页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学大纲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学大纲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2.教师职业道德(1)教师职业道德及其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教师职业道德:指的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作用:人民教师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各种人才的培养者,对于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影响人类未来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劳动,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家兴盛紧密相连。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着整个社会教师的利益,它对促进教师完成教书育人工作,陶冶学生的情操,推动社会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一、师德对教师起着调节和教育作用所谓

2、调节作用,指教师道德具有纠正人的行为和指导实际活动能力;所谓教育作用就是教育教师正确认识和对待教师的职业,认识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利益关系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和判断力。二、师德对学生起榜样和带动作用榜样作用,在道德行为上,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带动作用,包括教师所起的带头作用,纽带作用和思想政治品质的教育作用。三、师德对社会起影响和促进作用1、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通过三个渠道表现出来:通过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而影响社会道德;通过教师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而影响社会道德;通过教师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促进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2、对

3、物质文明的推动作用师德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精神力量,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工具,而人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是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经过教育的劳动者是高素质的劳动者。这样的劳动者有助于扩大再生产。在社会主义社会,教育以教育活动为中介,以自己的崇高师德为重要教育手段,通过培养“四有”新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3、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教师道德是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的,同时它对社会经济条件具有一定的反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对待学生的道德,对待教师集体的道德,对待自己的道德。(2)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1.加

4、强学习2.躬身实践3.树立榜样4.学会反思(3)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4)《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三)教育学模块1.教育学及其发展教育学:教育学是指以研究教育问题、教育现象为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发展: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发展多样化阶段-理论化阶段1、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孔子,注重后天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表现启发性教学原则;“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和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战国后期,《礼记》中《学记》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①“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5、,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②“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③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④“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启发式教学;⑤“学不躐等”即主张循序渐进。2、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苏格拉底问答分三步:①苏格拉底讽刺;②定义;③助产术。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每一个公民都属于城邦,所有人都应收同样的教育。著作《政治学》。3、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

6、学论》,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提出泛智教育,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近代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主张绅士教育。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规范教育学建立的标志,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他认为教育学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美国杜威的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他是现代教育的代表,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他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中

7、学。还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4、当代教育学的发展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第一个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中国,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教育著作2.教育及其发展教育: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