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法律篇

职业道德与法律法律篇

ID:12784649

大小:6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9

职业道德与法律法律篇_第1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法律篇_第2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法律篇_第3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法律篇_第4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法律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职业道德与法律法律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业之二——法律篇10电商二班王嘉欣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极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其阶级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刑法有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之分广义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狭义刑法是指刑法典。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罚又叫刑事处分和刑事制裁,是有人民法院依照刑法对犯罪分子实行的强制处罚。对犯罪分子实行刑法处罚,目的是给犯罪分子以强迫劳动和思想改造,是他们认识到犯罪的可耻,要改恶从善,成为自食其

2、力、遵纪守法的信任;对极少数罪大恶极、非杀不可的犯罪分子,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是为了使他们不致在危害社会。对犯罪分子实行刑罚处罚,还可以对社会上的不安稳分子起到警示和抑制作用,出事他们消除犯罪念头,防止犯罪的产生。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这句写于110年前的名言寄望中国青少年进取、创新、有所作为,它激荡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心。青少年被喻为“祖国的花朵、八九点钟的太阳”,是国家希望之所在,所以如何使青少年健康成长则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如今是网络社会,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据有关机构预测,2010年中国的网民数将达4亿,其中25岁以下青少年网民超过1亿,而青少年网络成瘾数量庞大,约

3、为2400万。可以说,网络正在改变着青少年的生活、思维和行为方式,甚至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90%以上均来自网络。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调查显示,80%的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或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蚀而犯罪。在青少年犯罪屡屡发生的今天,很多误入歧途的青少年让人揪心,他们再也不能享受美好的青春年华,而是背负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因此,如何使青少年健康成长已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期栏目就从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特点、原因、预防等方面进行探讨。追本溯源才能理清源头,从根源上杜绝青少年犯罪的诱因才能真正预防和杜绝此类悲剧的发生。青少年犯罪现状特点:(1)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2)犯罪的低龄化趋

4、势明显。(3)犯罪的暴力程度加深。(4)团体犯罪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形式。(5)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犯罪。(6)地市闲散和流动的青少年犯罪问题成为新焦点。案例:一条围巾撕裂6个家庭杭一女高中生命丧同学之手  昨天,记者接到热线:杭州萧山区发生一起令人震惊的女高中生被害分尸案。随后这一消息被警方证实。截至昨天上午,5名加害者悉数被杭州警方抓获。令所有人惊异的是:他们竟是死者的同学。  昨天下午,记者获悉案件大致经过:被害者阿红,17岁,就读于萧山某高中。因一点小矛盾,阿红与同学阿洁发生吵架。2月17日那天,怀恨在心的阿洁,纠集其他4人,将阿红骗至阿华家中,用围巾将阿红勒死,并支解,随后弃尸野外。 

5、(这起命案不仅毁了6个孩子的前途,撕裂了6户家庭,也再一次引起人们对于青少年犯罪的关注。惊闻噩耗家长掩面而泣昨天下午,当其中一位家长在得知自己的女儿是5名行凶者之一后,掩面而泣。与其余4名行凶者家长一样,面对被害者家属,他们将承受一辈子的痛苦,遭受无以言尽的精神折磨。青少年的犯罪不仅对自己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创伤,还给家庭,父母造成的不可磨灭的伤害)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原因:(1)受人文环境及不良文化影响化(2)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3)受不良家庭教育的影响。(4)学校教育错位的影响。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   1、现实中需要全社会共筑社会防线,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

6、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积极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发挥综治办、民政、团委、妇联等部门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科学知识教育。针对现在青少年喜欢卡通、动漫的特点,将法制宣传知识融于这些为青少年所喜闻乐见的节目中,寓教于乐。      2、构筑学校防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注重教书的同时更注重育人,加强对后进学生的教育和关心。让青少年学生除接受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要接受系统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      3、构筑家庭防线。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一个楷模,在尽到抚养教育子女义务的同时,为子女创造一个良好

7、的家庭环境。      4、构筑法制防线。对已经走上了犯罪道路的青少年应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寓教于审、惩教结合、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通过法制宣传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提高法律意识,避免以后重蹈覆辙,实施“浪子回头金不换”工程,这相对于单纯的惩罚而言更有意义。为了防止青少年的犯罪行为我们可以在这些方面加强管理的力度。青少年一个懵懂的时期,很多事情都只是冲动之下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