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案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案

ID:12791356

大小:8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9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案_第1页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案_第2页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案_第3页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图版必修3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读图分析,掌握鲁尔区发展工业的优势区位因素;2)通过图表和文字资料,分析该区域衰落原因及整治措施;3)通过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归纳出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2、过程与方法:1)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读图能力,从而学会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2)通过讨论比较我国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工业区,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运用能

2、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逐步树立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信心和责任感。二、学情分析1、已有知识储备:已经学习了分析资源状况、区域发展条件的基本方法,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持续发展原理,初步具备分析区域地理问题的能力。2、可能存在问题:学生对初中德国地理知识没有熟练掌握;读图、分析地图的能力较差;一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三、重点难点1、重点:     1)分析鲁尔区发展工业的优势区位因素;2)理解该区域的衰落原因及整治措施;3)掌握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

3、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难点:     掌握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四、教学模式计策略1、教学模式:发现式、探究式2、教学策略:自主、合作五、教学环境及组织形式1、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2、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4环节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环节二:学生活动,讨论分析鲁尔区优势区位环节三:探究德国鲁尔区衰落的原因环节四:启发学生提出鲁尔区的整治措施展示英国三个城市的发展道路,提出问题资源型城市应如何实现

4、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进行探讨展示鲁尔区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引发学生分析鲁尔区的优势区位因素设计问题①从合理开发利用鲁尔区资源角度来说,鲁尔区主导工业是什么?根据工业集聚效应,你觉得还会派生出哪些工业部门?展示鲁尔区几大工业部门关系图②这种产业结构突出特点是什么?引导学生分析煤炭危机、钢铁危机产生的原因及新技术的冲击展示图片说明鲁尔区衰落还表现在环境的“衰落”上带领学生一起总结鲁尔区衰落的原因要求学生针对鲁尔区的衰落原因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倾听、思考思考、分析得出:①煤炭资源丰富②离铁矿较近③水源充足

5、:鲁尔河、利珀河、莱茵河④交通便利:水路、陆路⑤市场广阔:德国、西欧思考、分析①鲁尔区支柱产业为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还可派生出机械工业等部门②产业结构单一思考、讨论煤炭工业衰退原因:①煤炭在能源构成中主导地位下降②炼钢技术使耗煤量下降(新兴技术的冲击)③煤炭开采成本提高钢铁工业衰退原因:①煤炭工业衰退②世界性钢铁过剩③替代钢产品广泛应用通过以上分析总结鲁尔区衰落的原因:①产业结构单一②煤炭工业衰落③钢铁工业衰落④新技术的冲击⑤环境问题分析、讨论整治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发展第三产

6、业②4环节五:迁移应用,对比鲁尔区,分析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对学生提出的措施进行点评和补充:④加大交通网络的建设展示鲁尔区治理措施的具体方法及治理成果总结鲁尔区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依靠资源发展起来的传统工业均面临这样的问题,鲁尔区的成功经验给我们很大的启示资料:辽中南工业区的地图、资源分布图、工业部门分布图和文字资料。方法:对比分析问题:①辽中南工业基地有哪些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②辽中南工业基地衰落的原因?③改革开放以来,辽中南工业基地开工不足,利润下降,下岗工人明显增加,借鉴鲁尔区的经验,你认为应当采

7、取哪些措施进行综合整治?与鲁尔区相比,有何不同之处,有何启示?练习、概括、整理教师总结依托高校和科研就够推动产业转型①改善环境小组讨论、对比分析①自然条件:丰富的煤、铁资源;充足的辽河水资源;社会经济条件:便利的水路、陆路交通;面向中国市场②部分矿产资源枯竭;设备老化;工业结构单一以重工业为主③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和引进人才;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增加资金投入,促进设备更新。不同之处:如鲁尔区发展工业旅游,辽中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启示:要因地制宜,不能照搬照抄。七

8、、评价量规例:阅读资料和图表,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德国鲁尔区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钢铁产量占到全国70%左右,煤炭产量高达80%以上,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资料二:1957年2005年4煤矿(座)1407钢铁厂(个)264煤矿工人(万人)474钢铁工人(万人)30约5资料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核电的广泛使用,导致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