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考研资料-高鸿业宏观-失业与通货膨胀

经济学考研资料-高鸿业宏观-失业与通货膨胀

ID:12802890

大小:231.29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9

经济学考研资料-高鸿业宏观-失业与通货膨胀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经济学考研资料-高鸿业宏观-失业与通货膨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份好的考研复习资料,会让你的复习力上加力。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准备了【经济学考研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同时中公考研网首发2017考研信息,2017考研时间及各科目复习备考指导、复习经验,为2017考研学子提供一站式考研辅导服务。失业与通货膨胀【本章综述】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掌握通货膨胀的类型、形成原因、经济效应和反通货膨胀的对策,了解失业的类型、失业的影响和降低失业率的对策,掌握菲利普斯曲线的概念与政策含义。【复习建议】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反通货膨胀的对策,失业的类型与降低失业率的对策,菲利普斯曲线。【本章框架】失业的描述  失业理论概述  失业  失业的定义及其测量失业的分类充分就业和

2、自然失业率古典失业理论  凯恩斯的失业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失业理论  失业的影响  失业损失:奥肯定律  失业的社会影响  反失业的政策  治理摩擦性失业的政策:完善劳动力市场  治理结构性失业的政策:人力资本投资  治理周期性失业的政策:需求管理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衡量  通货膨胀的分类  通货膨胀的原因  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效应及影响  “促进论”和“促退论”  收入分配效应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的持续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  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

3、义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复习笔记】从上一章可以看到,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未必相交于充分就业之点,即使二者偶然相交于充分就业之点,由外力影响引发的二者的向左向右移动也可以造成失业或物价的持续上涨,即通货膨胀。从现实情况来看,总需求和总供给由于经常受到外界的干扰而经常处于变动中,西方的市场经济经常遭受失业和通货膨胀的痛苦和损害。本章就专门研究这一问题。一、失业的描述1.失业的定义及其测量(1)失业的定义失业(unemployment)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想工作而找不到工作的社会现象。就业者和失业者的总和就是劳动力,失业者占劳动力的百分比称为失业率。(2)失业率的测量不

4、同的国家,测量失业率的方法和口径有所差异。其中,我国一直使用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一指标来测量。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指在报告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期末城镇从业人员总数与期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重。在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不包括使用的农村劳动力、聘用的离退休人员、港澳台及外方人员。我国政府决定,从2011年(十二五期间)开始,我国不再使用“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一指标,而采用“调查失业率”这一指标。2.失业的分类宏观经济学通常将失业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即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以及周期性失业。(1)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即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不完

5、善以及劳动力在异地之间流动的成本引起的失业。(2)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结构性失业可以看作是摩擦性失业较为极端的形式。(3)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在经济萧条时期上升,在经济繁荣时期下降。除了上述三种失业类型外,在宏观经济学中还有一种关于失业的分类,即所谓的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其中,前者指工人不愿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后者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

6、不到工作的失业。3.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是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经常使用的自然失业率概念中的失业是指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之和。令l表示离职率,f表示就职率,则自然失业率为。公式表明,自然失业率取决于离职率和就职率。离职率越高,自然失业率越高;就职率越高,自然失业率越低。从中可以看出,任何一种旨在降低自然失业率的政策都应该或降低离职率,或提高就职率。同样,任何一种影响离职率和就职率的政策也会改变自然失业率。二、失业理论概述1.古典失业理论古典经济学

7、家始终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解决各种矛盾,因此经济社会中不存在失业,充分就业是一个始终存在的倾向。针对自1825年第一次经济危机之后西方社会经常存在的大量失业现象,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这些失业属于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范畴,而不是真正的失业,只是生产过程中局部的、暂时的失调,而不是真正的对劳动力需求的不足,因而这些失业的存在并不能否认社会常态是充分就业。图1失业的古典解释图中描述的是竞争性的劳动力供给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