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改变了什么

物权法改变了什么

ID:1281166

大小:6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09

物权法改变了什么_第1页
物权法改变了什么_第2页
物权法改变了什么_第3页
物权法改变了什么_第4页
物权法改变了什么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权法改变了什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物权法》改变了什么?孙沛成国际关系学院法律系自2007年3月获得全国人大通过,同年10月1日施行。转眼之间,《物权法》已经施行了数年。虽然时间不长,但仍然令人有恍若隔世之感,原因就在于当时的喧嚣与现时的安静之间的对比度实在是过于强烈。《物权法》通过之前论战双方特别是反对声浪之大相信不仅仅是空前的,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之内也应该是绝后的。反对派的激烈和忧患仿佛使人感到中国正处于悬崖之边,如果沿着草案设定的道路继续前进,马上就是无底深渊。截然相反,在改革派和物权法学者看来,物权法的通过将会极大地促进私人财产的保护和财富的创造,并进而开启政治进步之

2、门。可现实对此似乎是无动于衷。《物权法》通过后,对其仍然非常不满的反对派担心的“恐怖”局面并没有出现。尽管《物权法》填满了被学者讥为“僵尸法条”的关于公有制财产要如何如何的宣言和高调,但仍然没有证据表明公有财产的保护力度有了明显提升,国有财产的流失速度有了明显下降。改革派和物权法学者的预言也落了空,美好的理想依然遥不可及。君不见《物权法》通过后,农民的土地照旧被以低廉价格征收,居民的房屋照旧被以低廉价格强行合法拆除,不时上演出刺激的自焚、跳楼和武斗供社会娱乐。在“旧城改造”的政策鼓励下,大片大片的古城区在迅速消失。物业公司和有关机构将业主玩弄

3、于股掌之上。在改革、调控和重组的名义下,私有企业被强行重组、强行低价征收。由国务院法制办主导的拆迁条例修订的思路是以明确界定“公共利益”为核心展开的,这无疑是正确的方向,也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但在强势利益集团的阻挠下,据报道也要“胎死腹中”了。一个连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都无法在法律上明确界定和区分的国家,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绝对是令人震惊的事实。在此背景之下,绝不可能存在强大的物权法律制度,更不可能存在对私人财产的高水平保护。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近年新移民潮现象就是最好的证据。造成新移民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的法律和制度对私人财产保护水平低下

4、,有产者缺乏安全感,不得不选择一个保护水平高的社会。这样,大量在中国创造的财富被带到了西方,大量的精英阶层选择以“退出”的方式默默地表达着自己的态度和观点。9我们遭受了财富和精英的双重重大损失,而这竟然发生在《物权法》通过之后。他们以自己的行为明确地传达了如下信息:如果现行制度和国家不对我的财产提供有效的保护,那我就选择一个能够有效保护我的财产的制度和国家。上述种种现实,无不都在掌掴《物权法》。真不知当年水火不容的论战双方面对此景作何感想。奇怪的是,前几年激烈对攻的双方特别是异常激动的反对派对此局面均选择了沉默。很显然,反对派和改革派都被《物

5、权法》“忽悠”和“开涮”了一把。对《物权法》的重大误判直接凸显出知识精英无论是属于《物权法》反对派还是支持者在知识结构、精神气质、理论勇气等诸方面都存在严重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指点江山”的能,在社会结构中实际上已经濒于边缘化状态。虽然两派分贝很高,但都没有决定性的支配力量,都处于强势集团的有效掌控之下,这也是两派都“失算”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还可以发现,两派在改革问题上基本没有任何共识,势如水火,中国知识分子内部已经不是“分裂”这个词所能概括的了,只能用“决裂”。从两派的具体观点和主张看,不是因太左太无知而缺乏现实基础和意义,就是因动

6、作幅度太大而不符合强势集团的口味。反对派的武器当中,高高在上的是姓社姓资的意识形态天条,中间是违宪的拷问,最下端是民间的疾苦和社会问题:贫富分化、国有资产流失、保护富人。以意识形态的天条对《物权法》进行审判在当代中国显然已属“先朝遗民”的专利,与其赞其真诚和可爱,还不如批其教条和愚昧。违宪的拷问根本就是一个像雾像雨又像风的问题,其想象力之丰富,堪比诗人。至于那些民间疾苦和社会问题,其实与物权法根本没有任何关系。我注意到在众多的反对派人士之中,基本上都不是法律出身,少数学法律的,没有一个是民法出身,更没有一个人属于物权法专家。但令人震惊的是,就

7、是这些人,竟然以物权法的权威来批判物权法,真是无知者无畏。改革派对《物权法》有两大幻想:一是希望《物权法》能够直接有效地保护私人财产权,二是希望借助物权法推开中国的政治进步之门。关于第一个幻想,最经典的表达来自于被国内学者津津乐道的“波茨坦磨坊”的故事和“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传世名句。前一个故事说的是,1866年,9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为在波茨坦建造行宫,强行拆掉了一座并不属于他的旧磨坊,被磨坊主告上法庭。最后,法院一致裁定威廉一世因擅用王权侵犯原告人由宪法规定的财产权利,责成在原址立即重建一座同样大小的磨坊,并支付赔偿。后一名言来自

8、于十八世纪中叶英国老首相威廉·皮特的一段著名演讲: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