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紫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ID:12815948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9

紫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_第1页
紫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_第2页
紫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_第3页
资源描述:

《紫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紫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一种农田节水种植模式——紫红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这项技术的实施,基本上达到了节水、节肥,而经济效益高的目的。其主要技术如下:一、选用优良品种选用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生产条件及优质、高产、抗病的优良品种。 二、整地施肥选择地力肥沃、有灌溉条件的土壤,深翻整地,春薯地以秋末冬初封冻之前深耕最好,在秋末冬初来不及深耕的,可在来年早春化冻后抓紧进行,如深耕过晚,因春季风多风大雨少,容易跑墒,不利于秧苗成活。深耕能改善土壤透气性,扩大甘薯根系分布范围,提高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结合整地亩施有机肥3方、硫酸钾2

2、0~25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碳铵或尿素20公斤,有条件的可施50公斤草木灰。 三、喷除草剂喷除草剂最好在覆膜前或结合覆膜进行。除草剂应施于栽苗前,以防秧苗受药害。每亩用除草灵250克,对水70公斤进行垄面喷洒,使之形成药膜层。 四、适时早栽在当地温度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适期早栽,延长紫薯的大田生长期,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这样能更有效利用早春低温时的盖膜效应,有效防止早春低温,一般在晚霜过后,地温稳定在17℃时即可定植。定植后让薯苗在膜下发根、成活,生长约20天,可有效解决低温或积温偏少的问题。 五、栽秧盖膜一般采用先栽秧后

3、盖膜,其优点是操作方便、快捷。种植方式一般采用大垄双行种植,一膜两用,大行70厘米,小行40厘米,株距25厘米,亩栽4000株。方法是用锄头刨坑,25厘米一株,将苗底部顺坑横躺约10厘米左右,再将头部约两叶一心抬起外露,秧苗向一侧倾斜,以便覆膜、埋土压实,然后逐穴浇水,水量要大,使秧苗根部渗透,待水渗完后埋土压实。并保持垄面平整。第二天下午,趁薯苗柔软时盖膜,这样可避免随栽随盖膜使秧苗折断。盖膜后在垄上每隔2米压一土堆,防止地膜被风刮起,以后注意检查,发现有被风刮起的或膜面破损的及时用土盖严。盖膜后用手或小刀对准秧苗处弄一

4、个小口,用手轻轻把苗放出来,然后用细湿土把口封严。 六、加强田间管理栽秧后3~5天,应进行田间检查。如发现缺苗、死苗,立刻补栽,补栽时应选用大苗、壮苗,多浇水,并施少量速效氮肥,确保一次补栽成功。对于田间过于弱小的薯苗,也可将其及早拔掉,补栽壮苗,田间补苗越早越好,有利于实现苗齐。在紫薯生长期间应及时进行中耕、追肥、防旱、排涝。采取提蔓、摘心和化学防治等措施控制茎叶疯长。一般中耕2~3次,分别在缓苗后、分枝期和封行前进行。栽后1个月左右薯块开始形成,如没有降雨应浇水,以促进生长;追肥应在栽后40天左右每亩施尿素10公斤,促

5、进茎叶生长,使其搭好丰产架子。栽后70天左右追磷、钾肥,以加速薯块膨大,在封行前后结合中耕每亩条施或穴施草木灰100~150公斤,注意不要施含氯肥料。在紫薯膨大期视旱情及时浇水,以利薯块膨大。紫薯生长中后期注意防治卷叶虫、天蛾等虫害。 七、叶面喷肥防早衰紫薯进入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叶面喷肥可弥补植株体内矿物质营养的不足,对防止早衰、促进薯块膨大、提高产量具有明显的效果。特别是叶片发黄脱肥地块,在进入薯块膨大期后,每隔7天进行1次叶面喷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