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疾病调查与管理-讲稿

野生动物疾病调查与管理-讲稿

ID:12826256

大小:756.00 KB

页数:171页

时间:2018-07-19

野生动物疾病调查与管理-讲稿_第1页
野生动物疾病调查与管理-讲稿_第2页
野生动物疾病调查与管理-讲稿_第3页
野生动物疾病调查与管理-讲稿_第4页
野生动物疾病调查与管理-讲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野生动物疾病调查与管理-讲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绪论1第一章疾病与动物流行病学基本原则1第二章对于自由生存动物工作中的一些特殊问题8第二部分疾病调查8第三章疾病的识别和确定(无正文)8第四章收集种群数据9第五章确定环境因素21第六章假说检验和证明22第七章样本、采样方法及样本的收集30第八章记录与记录保存42第九章疾病的暴发和慢性或不显著性疾病的调查52第三部分疾病的管理62第十章疾病管理的基本原则62第十一章致病原(因素)或其携带者的管理68第十二章通过宿主种群的管理进行疾病管理74第十三章通过治疗和免疫进行的疾病管理75第十四章通过环境调控进行的疾病管理75第十五章通过影响人类的活动来对疾病进行管理83第十六章紧急的和联合性的管理

2、计划(正文待打)85第十七章疾病管理计划效果评估85绪论第一章疾病与动物流行病学基本原则“目前人们普遍认为,严格自然选择使野生动物拥有较高的健康水平,然而作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自然选择法则却没有使高发病率的人类获得理想的健康水平。这种观点正误各半”(Elton,1991)一、疾病和疾病的种类l要找出一个术语作为疾病的概念是相当困难的,它既要足够广泛地适用于在野生动物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又必须是非常严密精细的可区分疾病和能给野生动物带来负面影响的其它因素(如捕食predation)。l疾病可以限定为与健康相悖,但这又导致健康与正常含义的循环论证。l也许由于死亡和明显的肢体颓废是可靠的参照,因而只

3、有当上述情况发生时人们才注意到野生动物疾病。而疾病对野生动物种群的影响远大于可以精确计量的死亡和制残的数量。DDT和某些氯化物杀虫剂对某些猛禽和以鱼类为捕食对像的鸟类(raptorialandpiscivorousbirds)的影响就是很好的例证。这些化合物对鸟类直接毒性(directtoxicity)较低,几乎不引起死亡或表现为明显的中毒性(intoxication)临床症状,但却对种群恢复产生深远的影响,即导致卵损坏(eggbreakage)的增加,引起繁殖成功率下降。致病条件不应因其普遍存在而被忽视(dismissed),也不应因某种致病条件或寄生虫的作用显而易见就认为其对寄主的影

4、响占有主导作用。l野生动物被各种寄生侵染的情况随处可见,参考书中通常指正常寄生负荷,即这一水平的寄生对动物无影响或影响较小,然而这些寄生虫对寄主的影响大多是未知的。lYuill(1987)指出:“虽然与多数传染病源并不导致明显的疾病,寄主却必须为其体内的寄生虫的生活、生长、繁殖付出代价。”就家畜而言,这种代价可以通过生产效能的降低而得以计量,但也只有到疾病和寄生虫的影响波消除后才能知道准确的数值。l对野生动物(free-ranginganimals)来说,这种对致病条件的影响评估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对同一物种的半散放动物(semi-free-ranginganimals)(如狩猎场中动物)

5、进行观察,某些程度上可说明处于被寄生状态(parasitism)而导致的耗损。例如,据Szokolaaaaay和Rehbinder(1984)报道,使用驱虫剂驱虫,使仔鹿胃肠内的一种在野生鹿类动物体内常见的寄生虫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控制后,其生长率(growthrate)增加了20%。lDuwel(1987)的报道中所提到的情况也更具有相关性,即用驱虫剂治疗以后,仔鹿(fawns)体重几乎增加100%,雄性狍子(roedeer)茸甲生长速度加快。l对疾病损耗进行评估,也许会用到特殊的技术。例如,Johnson和Boyce(1991)发现感染禽疟并没有导致雄松鸡(sagegrouse)的明显发

6、病,但经过细致的行为学研究却发现禽疟严重影响繁殖。与非感染的雄性相比,受感染的雄性较少参与交配。在繁殖季节晚期才与不强壮的雌性进行繁殖。lSpurrier(1991)指出雌松鸡不会与气囊上有虱噬状出血点的雄性松鸡交配。Howe(1992)发现打谷鸟幼鸟,被丽蝇幼虫寄生后,对体重、体形大小并无影响,但羽化期幼鸟因潮湿、寒冷的气候条件死亡率高于未感染者。,说明寄生虫与其它作用因子的作用的相关性。l对种群监测需选取恰当的样本也同样重要,这将影响疾病影响力的估测。Iason和Boag(1988)对成年山兔的研究未发现肠内寄生虫感染的强度、体况、生育力三者的相关性。但认为确认其某种寄生虫无害之前先

7、确定其对幼兔的生长、存活的影响将十分重要。本书中所使用的疾病定义为“任何因使机体正常功能受到干扰或改变所引起的损害,包括对环境因子(如营养、毒物、气候)、传染源、遗传或先天性缺陷或上述的各种因子的综合反应。”(Wobeser,1981)。由于传然性与非传染性疾病的调查与控制的基本原则相似,因此不必把二者细分。但提及非传染性疾病时本书将采用“危险因子(riskfactor)”而非“致病因素(causativefactor)”。在这一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