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道德经》中的企业管理启示录

道德经《道德经》中的企业管理启示录

ID:12844042

大小:84.84 KB

页数:75页

时间:2018-07-19

道德经《道德经》中的企业管理启示录_第1页
道德经《道德经》中的企业管理启示录_第2页
道德经《道德经》中的企业管理启示录_第3页
道德经《道德经》中的企业管理启示录_第4页
道德经《道德经》中的企业管理启示录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德经《道德经》中的企业管理启示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道德经》中的企业管理启示录《道德经》中的企业管理启示录(一)无上玄玄 撰文【笔者的话】《道德经》,又称《老子》,全文约五千字,或称《道德五千言》。春秋末守藏室吏李耳(老子)所著。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其著作《道德经》开创了中国古代哲学文化之先河。《道德经》将“道”与“德”作为其核心思想,几千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因后世之道教奉老子为教祖,《道德经》亦被奉为道教祖经。《道德经》,不仅是中国的文化名著,也是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化名著。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统计,在被译成外文发行量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中,

2、除了《圣经》,就是《道德经》。从16世纪(1861年)至今,西方人就把《道德经》翻译成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现在,《道德经》的各种西文版本已有近300种,几乎每年都有1—2种版本问世。那么,它究竟是本什么样的书呢?研究道学的人说它是部道书,研究哲学的人说它是部哲学巨著,研究历史的人说它是部帝王学治世之书,研究气功的人认为它是一部修行心法……其实笔者倒觉得,都是,亦都不全是。《道德经》就是一部让人常看常新的书,一部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期可以看出不同意味的书,一部可以用一生来玩味的书,仅此足矣。受《BOSS》杂志所托,嘱将《道德经

3、》中有助于感悟企业经营方面的内容整理刊发,遂成此文,此文出自武汉长春观道教文化培训中心之课程——《老子与企业文化之道》的内容精选摘录。第一章【原文】道,可道,非常①道。名②,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③。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直译】常:通恒(多音字,音更),有“全遍”之意,周全、永久之意。名:概念、定义。徼:徼(jiǎo),音(教)。终极、踪迹。道,可以表述出来的道,不是恒久不变的道;概念,可以定义的概念,不是恒久不变的概念。没有任何概念和定义的状态,是天地的开

4、始;有了概念与定义的时候,便是万物的发端。所以,无名无相的虚无状态里,可以观察到万物的微妙;有名有相的实在状态中,可以观察到事物的踪迹。无与有这两者,都来源于一处,只是用不同的名字去命名它,这们有个共同的称谓,叫做“玄”,玄而又玄,是洞悉所有事物玄妙的法门。【导读】“道”,是《道德经》核心思想,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核心思想之一。在“道”看来,万事万物虽有着形态、质地、性情等等的不同,却有着一个气质相同的本性,那就是“道”,道,是所有世间万物都必须遵循的****则,是世间法中的至高真理。那么,究竟什么是“道”呢?二千五百年前的老子,在《道德经

5、》的开篇为我们给“道”做了个出人意料之外的定义:“道,可以表述的道,就不是恒久不变的道”,即不是真正的道,进而又说,甚至定义和概念,只要是“可以定义的概念,就不是恒久不变的概念”,即根本不是真正的概念,所以说,老子认为,道是不可言说的,不可定义的,就像哲学中的“真理”,只可以永远接近,却永远达不到。万物有道,做人有,做事有,做企业也有。但是,真正被总结言述出来的道,却不是真正永恒不变的道。西方的管理学和企业自己的历史经验曾经总结出很多关于企业经营管理的规律与法则,但按照老子的观念看来,那些都不是真正恒久不变的规则。有人告诉我们,企业的生存之道在

6、于积极变革,但也有人告诉我们稳定求存才是企业的根本;有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拥有一个强势的领导,企业才有动力核心,但也有经验告诉我们,团队化分权协作,才是最佳的领导方式;有理论说企业应当首先完备地制定战略,否则无从发展,也有理论说,企业应当首先完美地执行细节,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新规则、新定律充斥我们的感观,更让人苦恼的是,这些新东西不但更新快,而且往往自相矛盾,常使人无所适从,但在老子看来,无非都是阴阳二体的矛盾——有和无的矛盾而己。所有事物的定义,都是出于人心对事物判断,人心有别,人事当然随之有别,这就形成了对同一事物

7、下不同定义甚至是相反定义的情形。一对看起来相违悖的理论,往往是事物的一体两面而已,做为企业而言,其实既需要积极改革,也需要稳定求存,既需要强权领导者,也需要这个领导者有很好的分权协作能力,既需要完备地制定战略目标,也需要完善地制定执行方法……,企业己经实行的方式方法,叫作“有”,别人的方式方法,或者自己尚未实行的方式方法,叫作“无”,而“有”和“无”都是“道”的体现,是道的一体二名而已。“有”是用以观察事理踪迹的,“无”是用以事理微妙的,企业既要从己有的方式方法中去总结经验,也要善于从“没有”的方式方法中去感悟企业之大道。经营企业者最可怕的错误

8、是,“只知其有,不知其无”。西方管理学之父、号称大师中的大师彼得 德鲁克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指出,“越是成熟的企业,问题也越多;目前快速成长的公司,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