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制剂专业药理学笔记整理

药物制剂专业药理学笔记整理

ID:12844070

大小:227.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7-19

药物制剂专业药理学笔记整理_第1页
药物制剂专业药理学笔记整理_第2页
药物制剂专业药理学笔记整理_第3页
药物制剂专业药理学笔记整理_第4页
药物制剂专业药理学笔记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物制剂专业药理学笔记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Gettoknowyourself,whatyoucando,andwhatyoucannotdo.Foronlyyoucanmakeyourlifehappy!Wishyougoodluck!~2010级药物制剂专业药理学笔记整理名词解释:10’=5*2’1.药物: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有目的地调节机体各种功能和改变机体所处病例状态的物质。2.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和机制的科学。3.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主要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4.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主要是研究

2、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即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5.药物基本作用:药物对机体原有生理功能或生化反映的影响。形式:兴奋,抑制。6.药物的治疗作用:指符合用药目的,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患者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常使患者的机体恢复正常。7.药物不良反映:与用药目的无关,并给患者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8.副反应:指是由于药物作用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在治疗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9.毒性反应:是由于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10.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降低到阈值以下时所残存的药理效应

3、。11.停药反应:指长期应用某些药物后,突然停药反生病情恶化的症状。12.耐受性:指连续用药后出现的药物反应性下降。13.耐药性:机体连续多次用药后反应性降低。14.效能:药物所达到的最大效用。15.效价:药物达到同等效应所需的剂量。剂量越小,效价越大。只要相信,梦就不会远。2012就这样来了,我们虽忙碌,但是累却充实。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都能找到自己未来的方向,不懈努力,勇往直前,一起加油。在这里,我真心的祝你开心快乐,在新的一年里,一切顺利!21Gettoknowyourself,whatyoucando,andwha

4、tyoucannotdo.Foronlyyoucanmakeyourlifehappy!Wishyougoodluck!~1.治疗量:最小有效量和极量之间的范围,能产生治疗效果而又不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极量:最大治疗量。2.治疗指数:指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与半数有效量ED的比值表示药物的安全性。治疗指数越大,药物越安全。3.受体激动药:指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4.受体拮抗药:指只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5.离子障:药物分子解离成离子,脂溶性降低,跨膜运转速度变慢,出现障碍,

5、即为离子障。【弱酸性药物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解离,则在小肠中吸收慢,肾脏中排泄加快。】6.首关消除/首过消除/首关效应:药物经过胃肠道黏膜和肝脏后,部分被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即为首关效应.7.药酶:能够催化药物代谢的酶类。8.肝药酶:存在于肝细胞滑面内质网、线粒体和胞浆中的,能够催化外源性药物代谢的酶类。9.诱导剂:能诱导肝微粒体酶活性的物质,称为诱导剂。/(凡能使肝药酶活性加强或合成加速的药物)10.抑制剂:能减弱肝微粒体酶活性的物质,称为抑制剂。/(凡能使肝药酶活性降低或合成减慢的药物)11.肝肠循环:药物经胆汁

6、排入肠腔,再经肠黏膜吸收入血的过程称为肝肠循环。12.血浆半衰期:指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13.抗菌药:指抑制或杀灭作病原菌的一类药物。只要相信,梦就不会远。2012就这样来了,我们虽忙碌,但是累却充实。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都能找到自己未来的方向,不懈努力,勇往直前,一起加油。在这里,我真心的祝你开心快乐,在新的一年里,一切顺利!21Gettoknowyourself,whatyoucando,andwhatyoucannotdo.Foronlyyoucanmakeyourlifehappy!Wishyougo

7、odluck!~1.杀菌药:指既具有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的能力,又具有杀灭作用的一类抗菌药。2.抗生素:能够从某些微生物中提取的,可抑制或杀灭病原体的代谢物,也包括一些半合成的衍生物。3.抗菌谱:抗菌药的抗菌作用范围。4.抗菌活性: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能力。5.化学治疗(化疗):针对微生物、寄生虫等感染以及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6.抗遗后效应:指抗菌药作用于细菌一定时间后撤药,血药浓度已低于MIC时,细菌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注:MIC指最低杀菌浓度。)【重点记忆:传出神经系统的四大效应!】M样效应—-M1-R:胃壁细胞(分

8、泌胃酸↑)M2-R:心脏(-)M3-R:血管内皮(舒张)内脏平滑肌(收缩,而括约肌松弛)腺体(分泌↑)眼睛(缩瞳、近视)N样效应-----N1-R:神经节(+)、肾上腺髓质(分泌AD↑)N2-R:骨骼肌(收缩)α型效应-----α1-R:皮肤、粘膜、内脏血管(收缩)内脏括约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