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84班第三期简报

小学数学84班第三期简报

ID:1284642

大小:1.47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7-11-09

小学数学84班第三期简报_第1页
小学数学84班第三期简报_第2页
小学数学84班第三期简报_第3页
小学数学84班第三期简报_第4页
小学数学84班第三期简报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84班第三期简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84班学习简报第三期主编:罗志贵2012.11.17这是一个硕果累累的季节。因为国培,我们走到了一起;因为国培,我们心有灵犀;因为同一个梦想,我们共同努力。在国培第二阶段结束之际,我们贵州小学数学84班的所有学员在一个多月的培训中,用真情和智慧演绎着精彩。他们的实际行动和教育智慧,成为国培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卷首语上面是本班截止昨日的总体学习情数据,可以看出,老师们都在积极努力的学习,而且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少,都能通过相互的交流来解决,希望老师们再接再厉,在剩下不到20天的学习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上是本班全部学员的学情数据,如有标注红色的地方,请

2、对应的老师抓紧时间完成相关的作业或发帖。专题作业《解密“图形与几何”》拟写人:张家琴1.在小学数学中,图形的面积是如何编排的?分析在面积公式的推导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答:在小学数学中,主要学习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等图形的面积,它们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好简单几何体和平图形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中对图形面积的编排也是非常符合新课标的标准。在一、二年级中首先学习认识图形,为以后学习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三年级开始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学习过程中,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让学生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五年

3、级上册,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会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五年级下册,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会计算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在面积公式的推导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集合思想、化归思想、极限思想;演绎推理的方法、合情推理的方法。2.方格纸和坐标的关系是怎样的?你认为在小学阶段是如何体现的?答:方格纸内含着坐标系的基本思想,而方格纸没有明确标出x、y轴的箭头,而且,其单位也是通过一个一个的格子来体现的。几何变换的教学,主要在方格纸上进行,即沿着平行、垂直于方格纸的两个格的边缘线进行,不涉及直接按斜线方向运动的情形(可以先按

4、照平行方向运动若干个格,在沿着垂直方向运动若干个格)。在六年级《位置》教学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用一对有序数来表示一个点在平面中的位置,并借助大量方格图帮助学生感受数对与位置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以及数对中两个数的不同含义。区分列和行的顺序时,可以利用坐标系的基本思想,列相当于y坐标、行相当于x坐标。方格纸中列和行的每一格就分别表示单位“1”。解密“图形与几何国培84班杨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形面积的编排是在学生认识图形、测量的基础上安排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其次在学生了解图形的变化、图形的位置的基础上,在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学

5、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在第一学段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感知面积的大小、面积单位的使用、相邻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积计算方法。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充分理解面积的含义,建立面积概念的表象,充分感知面积单位量的大小,为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积计算奠定基础,教学中用数方格纸的方法引导学生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积公式。在第二学段关于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中,内容分四段来安排。第一段,以长方形面积公式为基础,引导学生用平移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用数格子的方法衡量面积量,进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并运用公式解

6、决实际问题。第二学段。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基础,引导学生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第三学段。以前两段探索学习中的认识和体会为基础,引导学生把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进而得到梯形的面积的公式。第四学段,对前三段的学习进行回顾与整理,进一步沟通多种多边形面积公式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应用公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公式的推导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实际操作、建立猜想、归纳发现和抽象出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推理能力,同时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动手剪拼,设法将图形进行转换,让学生充分在合作交流、小组探究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面积公

7、式的探究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转换、分割、综合的教学思想。优秀的作业不胜枚举,在此,衷心感谢各位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为我们小学数学84班作出了辛勤的付出!距离学习结束的时间已经不多,请各位老师随时关注自己的平台成绩,如有作业未提交的老师,请及时提交,参与班级论坛讨论及主题研讨的发帖数量不够的老师,也请抓紧时间补充上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