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解读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解读

ID:12848037

大小:37.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9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解读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解读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解读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解读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解读赵冬,肖志宏(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北京100070)【摘要】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与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密切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作为我国第一部中央级的信息公开立法,其部分条款分别体现了个人信息保护的范围,原则,例外和救济等方面内容,在成为解决当下部分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直接依据的同时,也为今后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立法奠定了基础.【关键词】政府信

2、息;信息公开;个人信息;信息保护,【中图分类号】D92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768(2008)21—0079—03根据行政法学发展的理论可知,整个行政法学的发展始终都围绕着一条主线来进行: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的博弈与平衡.每一部行政法规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立法者在不同立法背景,不同时代背景,不同国情要求下的两权相较之间的立场和倾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称《公开条例》)作为我国第一部关于政府向民众公开其持有信息的中央级立法,其在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凸显了控制公权力行使和保障私权利

3、实现的立场.而在《公开条例》所保障的私权利中,除了最为重要的公民知情权以及与此相关的参政权,申请权等,还有一个关系大众的权益需要引起特别的关注,即个人信息保护权.所谓个人信息,笔者倾向于采用”识别论”,即任何有关已识别或可识别的自然人的信息.所谓个人信息保护,是指为了有效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而对识别出或者可以识别出特定个人的所有信息的收集,利用,传播等进行规范的法律制度.个人信息的表现形式有很多,从个人的身体样貌特征到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身份,名称,职位,住址等.所有这些信息就其本质而言,本应该都是个人所能知道,所能

4、掌控并能使用的.而实践中,政府作为社会信息最集中的持有方,其在日常的政务行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获得,持有,控制,利用甚至制造相关的个人信息,比如个人身份证号,个人缴税信息,个人信用记录等.在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的前提下,这些政府持有的个人信息应否公开以及当事人对其个人信息的保护权应当如何实现呢?有学者曾从经济学的角度来阐述信息公开中的个人信息保护的存在.如果个人知道自己的信息能够轻易被他人获知,个人制造信息的激励就会减低甚至没有,个人也不会在一个公开的场合上大肆宣布可以给自己带来利益的包括经济上和精神上的秘密.否则有效的

5、交流就无法确保,因此,对个人信息进行保密处理是自然而然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信息社会中信息产生和传播质量.从理论上来讲,代表公权力的政府信息公开与代表私权利的个人信息保护并不是一对永恒对立的矛盾.如果不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对何谓个人信息,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如何在个人信息的公开与不公开之间做出选择等做出明确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有关部门就有可能以保护个人信息之名,拒绝公开政府信息,进而侵害公权力行使的公开性,公正性,或者以公开政府信息之名,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侵害社会个人的私权权益,削弱民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信赖与参与,进而直接影

6、响到公开政府信息之目的实现.因此,政府信息公开与个人信息保护这二者之间关系的协凋与否直接制约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运行状态,要实现真正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就必须要设立个人信息公开例外保护制度.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共进发展.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制定信息公开立法的同时,都把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列为本国信息化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制定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律的国家或地区已经超过50个,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扩大.我国的信息立法起步较晚,目前还未有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然基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与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密切关

7、系,我们大可以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解读出对个人信息保护的些许内容,以期对今后的个人信息立法建设有所建言.一,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范围任何法律制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即为调整范围的问题.我国《公开条例》第2条规定,本条例所称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政府在其履行职责过程中所制作,获取的信息.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根据信息的制作或持有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不同政府机关信息,例如公安机关信息,税务机关信息,工【收稿日期】2008—04—19①周汉华:《个人信息保护前沿问题

8、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220页.【作者简介】赵冬(1976一),女,山西阳城人,北京电子科技学院行政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行政法,信息法;肖志宏(1970一),男,湖南湘潭人,北京电子科技学院行政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信息安全法.商机关信息等;根据信息内容的性质不同,可分为经济信息,文化信息,政治信息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