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胚 期末 复习 资料

组胚 期末 复习 资料

ID:12850959

大小:10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9

组胚 期末 复习 资料_第1页
组胚 期末 复习 资料_第2页
组胚 期末 复习 资料_第3页
组胚 期末 复习 资料_第4页
组胚 期末 复习 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组胚 期末 复习 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组织学绪论27.组织组成与分类   组织由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组成分类: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上皮组织29,单层扁平上皮的特征:又称单层鳞状上皮,由一层扁平细胞组成。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间皮。30,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的分布位置:呼吸管道等p1031,(腺上皮和腺p12)浆液腺和粘液腺细胞形态特点:浆液腺腺细胞核圆或卵圆形,位于细胞偏基底部。基底部胞质呈强嗜碱性染色,顶部胞质含较多嗜酸性的酶原颗粒。胞质中(尤其基底部)粗面内质网丰富,核上区高尔基复合体发达,其分泌物为稀薄的

2、蛋白质物质,常含消化酶。  黏液腺腺细胞核扁圆,居细胞基底部,除了少量核周围胞质嗜碱性,大部分胞质不着色,故在HE染色的标本中胞质呈泡沫状或空泡状。在基底部胞质中有一定量的粗面内质网,核上区有发达的高尔基体和极丰富的黏原颗粒,分泌物为黏稠的糖蛋白性黏液,有滑润和保护作用。32.上皮细胞连接结构的类型:1.紧密连接——屏障作用2.黏合带(中间连接)——除了黏着作用外,还有保持细胞形状和传递细胞收缩力的作用3.桥粒——很牢固的连接,存在于易受到摩擦的皮肤、食管等部位。胞质中存在中间丝(在上皮细胞,中间丝由角蛋白构成,又称蛋白丝)4.缝隙连接——又称通讯连接,

3、含有连接小体。33,上皮组织特点:1.上皮组织细胞具有(明显的)极性2.其内大多无血管,所需营养依靠结缔组织内的血管提供,营养物质透过基膜渗入上皮细胞间隙3.上皮组织内可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13,胃黏膜上皮:单层柱状,主要为表面黏液细胞组成。核椭圆形,位于基部;顶部胞质充满黏原颗粒,在HE染色切片上着色浅淡以至透明;细胞间有紧密连接。34.微绒毛的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及其功能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电镜下微绒毛表面为细胞膜,内为细胞质,其内可见纵行的微丝(即肌动蛋白丝)。微绒毛显著地扩大了细胞的表面积,参与细胞吸收物质的作用。结缔组织8,

4、结缔组织中细胞类型及特点:P21疏松结缔组织细胞种类较多,纤维数量较少,排列输送,血管丰富;具有连接、支持、防御和修复等功能。致密结缔组织以纤维为主要成分,细胞较少,纤维粗大,排列致密,以支持和连接为其主要功能。脂肪组织主要由大量群集的脂肪细胞构成,被疏松结缔组织分隔成小叶。网状组织由网状细胞核网状纤维构成。疏松结缔组织纤维细胞(功能静止时为纤维细胞,功能活跃时为成纤维细胞)疏松结缔组织中最主要的细胞。在受创情况下纤维细胞可以逆转为成纤维细胞,能修复创口。巨噬细胞1.趋化性定向运动活化细胞沿着化学物质的浓度梯度朝浓度高的部位定向移动,聚集到产生和释放这些

5、化学因素的部位的特性叫做趋化性,而这类化学物质称趋化因子。2.吞噬作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吞噬3.抗原呈递作用4.分泌功能——如溶酶体、补体、白介素—1浆细胞分泌、合成免疫球蛋白(抗体)肥大细胞。分泌的肝素有抗凝血作用。组织胺、白三烯——局部红肿嗜酸性粒细胞因子——杀菌作用中性粒细胞因子——吞噬细菌过敏反应脂肪细胞可分泌瘦素,通过下丘脑抑止食欲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参与结缔组织和小血管的修复白细胞免疫防御嗜酸性粒细胞——杀菌作用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血液红细胞的特点双凹圆盘状,成熟的红细胞无核也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5.血液细胞类型和比例红细胞白细胞—

6、—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的前身)、淋巴细胞(25~30%)血小板或者血液细胞类型和比例红细胞有粒白细胞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0.5%~3%白细胞嗜碱性粒细胞0~0.5%无粒白细胞淋巴细胞25%~30%软骨和骨12.骨板概念:板层骨的存在形式,,内有大量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同一层骨板内的纤维相互平行,而相邻骨板的纤维相互垂直,这种排列方式可有效增强骨的强度。11.骨细胞的概念:是位于骨组织内部有多个细长突起的细胞,比较均匀地分散于骨板之间或骨板内。骨组织细胞类型及作用1.骨祖细胞——当骨生长、改

7、建或骨折修复时,骨祖细胞不断增殖分化为成骨细胞2.成骨细胞——除了产生类骨质,成骨细胞还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调节骨组织的形成和吸收、促进骨组织钙化。3.骨细胞(缝隙连接)——具有一定的溶骨和成骨作用,参与调节钙、磷平衡。4.破骨细胞——具有很强的溶骨、吞噬和消化能力。参与骨的生长和改建肌组织36,骨骼肌的光镜和超微结构:P53光镜:骨骼肌纤维是多核细胞,核呈扁椭圆形,位于肌膜下方。在肌浆中有沿肌纤维长轴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呈细丝样。每条肌原纤维上都有敏感相见的周期性横纹。超微结构:1.肌节——由粗、细两种肌丝构成。粗肌丝固定于M线,细肌丝位于肌节两侧,其一

8、端固定于z线,另一端伸入暗带内的粗肌丝间。相邻两z线之间的肌原纤维称肌节,当肌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