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南宋院体和明代浙派的异同

分析南宋院体和明代浙派的异同

ID:12856716

大小:3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9

分析南宋院体和明代浙派的异同_第1页
分析南宋院体和明代浙派的异同_第2页
分析南宋院体和明代浙派的异同_第3页
分析南宋院体和明代浙派的异同_第4页
分析南宋院体和明代浙派的异同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析南宋院体和明代浙派的异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分析南宋院体和明代浙派的异同 不同艺术门类的流派同时在相近地域出现,在当时社会情景所笼罩下,容易有着较多共通之处。以杭州为活动中心的南宋“院体”山水画与“浙派”共同受当时社会的影响,有着相同的时代特色。在流传方式、技术要求、风格追求、技法演变等方面有着较多相似性与同步性。南宋“院体”山水画及“浙派”均创造了反映时代特色的较高艺术成就的作品和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在南宋,“以小观大”成为院画家们创作和观者欣赏的最主要方法,它是“边角之景”的绘画形式在美学思想上的反映。此时的“小”已经不是体积被缩小的全景山水的个体,而是一个浓缩的点,是画家深

2、入观察和深刻认识对象后提炼而出的点,并由此点作为物象之灵魂、意境之窗口。所以,南宋山水画的创作不再是着眼于高山大川的恢宏和博大,而是转向了物象本身的内在生命和意蕴。这大大增强了南宋绘画的概括性、含蓄性和象征性,并且能够寡中见众、内中见外、近中见远、物中见情。中国画学热衷于“小”的趣味,在南宋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 南宋山水画风另外一个重要特点是水墨苍劲的“大斧劈皴”,它是与局部特写的“边角之景”一脉相承的。前者是由后者带动的产物,是顺应了后者的形式变化而出现的技法改革。“边角之景”使得视角上从“以大观小”变为“以小观大”,视觉上从“远观其势”

3、变为“近取其质”。如此以来,对山势的表达转变为对石质的描绘,包括其他草木等物,在画面上都要从朦胧的“势状”向切实的“质感”转变。从前的那些雨点皴、披麻皴、云头皴、拖泥带水皴等便不再适于这种表现,于是清刚利爽的大斧劈皴便应时而生。特别是当边角之景和局部特写从扇面小形制回归到长卷、立轴的大画面上,这进一步放大和凸显出山石等物坚硬、凝重的质感,大斧劈皴的侧笔猛扫,锋芒毕露,恰能实现画面所需要的质感效果。 中国明代绘画流派。因开创人戴进为浙江人,故名之。其主要成员还有吴伟、张路、蒋嵩、汪肇等人。戴进、吴伟等也曾一度服务于宫廷。在继承传统和艺术追求上

4、,浙派与当时的院派(亦称院体),同受南宋院体山水画的影响,但不同的是,浙派画家在继承的同时,更注意个人笔墨技法与画风的变化。浙派作品中虽然也显露出师承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等南宋院体画家的痕迹,但构图、笔墨等表现形式均有个人风格。他们的笔墨更为粗简放纵、洒脱爽劲、酣畅淋漓,富有较强的节奏感。所绘物象,结构严谨,描绘准确。同是浙派画家,其风格亦各有不同,如戴进之劲爽精微,于淋漓畅快中显出秀逸之致;而吴伟则以豪迈简括,纵逸洒脱为特征;至于张路、蒋嵩、汪肇等或爽健,或恣肆,各有区别。作为绘画流派,浙派在明代前期与院派同为画坛主流,追随者甚众,影

5、响颇大。分析南宋院体和明代浙派的异同 不同艺术门类的流派同时在相近地域出现,在当时社会情景所笼罩下,容易有着较多共通之处。以杭州为活动中心的南宋“院体”山水画与“浙派”共同受当时社会的影响,有着相同的时代特色。在流传方式、技术要求、风格追求、技法演变等方面有着较多相似性与同步性。南宋“院体”山水画及“浙派”均创造了反映时代特色的较高艺术成就的作品和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在南宋,“以小观大”成为院画家们创作和观者欣赏的最主要方法,它是“边角之景”的绘画形式在美学思想上的反映。此时的“小”已经不是体积被缩小的全景山水的个体,而是一个浓缩的点

6、,是画家深入观察和深刻认识对象后提炼而出的点,并由此点作为物象之灵魂、意境之窗口。所以,南宋山水画的创作不再是着眼于高山大川的恢宏和博大,而是转向了物象本身的内在生命和意蕴。这大大增强了南宋绘画的概括性、含蓄性和象征性,并且能够寡中见众、内中见外、近中见远、物中见情。中国画学热衷于“小”的趣味,在南宋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 南宋山水画风另外一个重要特点是水墨苍劲的“大斧劈皴”,它是与局部特写的“边角之景”一脉相承的。前者是由后者带动的产物,是顺应了后者的形式变化而出现的技法改革。“边角之景”使得视角上从“以大观小”变为“以小观大”,视觉上从“

7、远观其势”变为“近取其质”。如此以来,对山势的表达转变为对石质的描绘,包括其他草木等物,在画面上都要从朦胧的“势状”向切实的“质感”转变。从前的那些雨点皴、披麻皴、云头皴、拖泥带水皴等便不再适于这种表现,于是清刚利爽的大斧劈皴便应时而生。特别是当边角之景和局部特写从扇面小形制回归到长卷、立轴的大画面上,这进一步放大和凸显出山石等物坚硬、凝重的质感,大斧劈皴的侧笔猛扫,锋芒毕露,恰能实现画面所需要的质感效果。 南宋院体的代表是马远、夏圭的山水画艺术,他们的山水画各有自己的独特风格,然而又相类似的特点,一望可见,是画面上留下了大片空白。这些空白

8、都能完成一定的艺术表现的目的,如此形成的他的构图法是巧妙的。对于他的构图方法,过去曾就其表面的特点,称之为“边角之景”,或者称为“马一角”或“夏半边”。  马远是绘画艺术的世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