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ID:12870403

大小:162.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9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北京邮电大学杜振华**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第一节政府与公共物品的提供第二节财政支出中的公平与效率第三节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第四节财政决策的民主化与法制化**第一节政府与公共物品的提供一、纯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政府提供提供公共物品的两个系统:市场与政府1.自愿捐献与成本分担在成员人数较少的社会中,通过自愿捐献和成本分担的合作方式,有可能使得社会上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供给量达到最佳水平。如社区雇佣保安。7><2.林达尔均衡的条件与免费搭车者的出现1)林达尔均衡及其条件“林达尔均衡”:若每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的公共产品的边际效益

2、的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产品的资金费用,则公共产品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2)免费搭车者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如果由市场提供,每个消费者都不会自愿掏钱去购买,而是等着他人去购买而自己顺便享用它所带来是利益,即“搭便车”。**所谓“免费搭车者”:指那些寻求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又得到效益的一类人的形象说法。免费搭车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有理性的选择,因此,只要公共产品存在,免费搭车现象的出现就不可避免。1974年,科斯《经济学中的灯塔》是公共物品私人提供理论研究之开端。美国布坎南研究中心的TylerCowen从多个方面做了进一步阐述。公共部门应当

3、提供什么样的物品和服务?目前由政府提供的哪种服务应当由私人提供?这些问题是最重要的公共政策的核心。**私人产品的有效供给Q0=QA+QBP0P1DD=DA+DBSSDBDAGQAQBQ0EQP私人物品市场需求为水平相加求得**SDEPQO数量价格d1d<2d3D=d1+d<2+d3公共物品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均衡公共物品市场需求是通过个人需求的垂直相加求得P1P<2P3P=P1+P<2+P3**纯公用品一旦被提供,消费该物品的另一个人的额外资源成本为零,也就是说,消费是非竞争的。要阻止任何人消费这种物品,要么代价非常大,要么就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消费是非排他的。对于共用

4、品,集体支付意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纵向加总。对于共用品,每个人面临相同的数量,人们决定他们愿意支付多少价格。对于私用品,每个人面临相同的价格,然后人们决定他们需要多少数量。**纳税人负担与公共物品享用之间的关系缺乏精确的经济依据。财政关心的问题: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恰当组合是什么?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和代价有多大?如何合理确定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财政支出规模?**二、混合物品的提供方式——混合提供政府授权经营(自然垄断行业)政府参股(基础设施)政府补助(教育、卫生、高科技):补贴、贴息贷款、减免税只要有可能,让私人解决公共物品问题通常比政府解决要有效率1、具有排他性和

5、非竞争性的混合物品混合产品的性质:介于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之间。公共提供——政府收税弥补,免费使用收税成本+效益损失收费成本+效益损失市场提供——收费弥补,交费购买使用权**征税成本:指征管成本和缴纳成本。税收的效率损失:因征税而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亦称税收超额负担。税收成本和税收效率损失既定,取决于收费管理的难易和需求弹性(困难、弹性大—公共提供;反之,市场提供)。<2、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都不充分的混合物品(1)外部效应很大时,可视为纯公共物品,采取公共提供方式(基础科研成果);(<2)为提高公共物品使用效益,政府提供,向享用者收费的混合提供方式(医疗保健)。**三、公

6、共生产1、概念:公共生产是指由政府出资(即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的工商企业和单位。公共生产(广义)生产有形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国有工商企业(狭义)提供无形产品和服务的国家机关、公安、司法、国防和事业单位**<2、国有企业应分类改革,分别管理(1)提供公共物品的国有企业和单位——国有国营模式(<2)垄断国有企业——国有国控模式(3)竞争性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4)小型国有企业——放开搞活国有企业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公共物品和劳务的行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3.公共产品提供方式与生产方式可

7、形成多种互相交互的组合:公共提供、公共生产:政府机关、国防等。公共提供、私人生产:公共采购公共生产、混合提供私人生产、混合提供**第二节财政支出中的公平与效率一、公平与效率一般1、公平与效率的概念(1)公平标准A、生产力标准: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分配制度是公平合理的;B、生产关系标准:与赖以存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式达成和谐一致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公平合理的。经济活动目的:满足人的需要,增进经济福利.如何生产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如何在社会成员之间恰当地进行分配**C、以“劳动”为标准:公有制下的按劳分配实现了收入分配的公平性。D、法律标准:符合政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