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第一轮必修1单元考点复习教案3

高三历史第一轮必修1单元考点复习教案3

ID:12877226

大小:6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9

高三历史第一轮必修1单元考点复习教案3_第1页
高三历史第一轮必修1单元考点复习教案3_第2页
高三历史第一轮必修1单元考点复习教案3_第3页
高三历史第一轮必修1单元考点复习教案3_第4页
高三历史第一轮必修1单元考点复习教案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第一轮必修1单元考点复习教案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修1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元单元总结知识结构单元探究1.如何看待中国古代宰相制度兴废的主要历程?(1)发展历程:①秦统一全国后,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帮助皇帝处理繁杂的事务,由此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宰相制度。②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③隋唐时确立三省六部制,使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2)认识:纵观我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相权和皇权一直处于矛盾和共存中,君主怕相权危及皇权,常用宦官、奴仆控制宰相,相权被

2、削弱,宦官、奴仆却成了宰相。君主为加强权力,千方百计地削弱相权,从而导致宰相制度不断演变,充分体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人治的特色。④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主政,枢密院掌军,三司使理财,进一步分割相权,皇权加强,宰相地位大大下降。⑤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至此,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2.如何看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沿革:①分封制:盛行于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②郡县制:春秋后期开始出现。秦统一全国后,郡县制推行到全国。郡县制的实行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

3、权。③郡国并行制:汉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同时又兼有封国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④行省制度:元朝创立,行省制度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2)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和作用:①特点:在郡县制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和制约。历代统治者都采取调整地方机构和限制地方权力的措施以加强集权统治,这种情况到封建社会后期更加明显。这一制度,组织系统庞大,结构严密。②作用:自秦朝实行郡县制度以来,逐渐发展和完善。这一制度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

4、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3.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如何?应如何评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1)特点:①中央严格控制地方,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必须服从中央。②在中央削夺相权,加强皇权。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③在地方实行分权制约,集大权于中央。④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2)趋势:①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废除。②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③思想专制不断加强。(3)评价:积极作用:①政治

5、上,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②经济上,有利于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有利于农耕经济的发展。③文化上,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消极作用:①经济上,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压制了新生产关系的成长。②政治上,空前强化的封建专制统治极易形成暴政;不利于民主的发展;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局面。③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学的发展。我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与

6、领土完整,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科技文化的繁荣。但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它对今天我国政治改革的启发是:坚持中央集体领导,发扬民主集中制,防止个人独裁专断;充分发挥政府效能,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和经济发展,发扬民主政治、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人文关怀。关注热点1.加强中央集权与政治体制改革。积极作用是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消极影响是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2.宗法制对今天的中

7、国社会的影响: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互相制衡,提高了办事效率;目前我国“大部制”政府改革是为了克服政府机构中部门重叠和职能交叉的弊端,它有利于提高行政效能,加强部门内部协调,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使政府机构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角色定位。3.三省六部制与当前“大部制”政府改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